七绝读《三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有感(2)

2022-05-19 42 0 举报/投诉

七绝《三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有感(2

201893

人老将至,整理文稿,得诗一首(参见附录):

名身互化相辅生,

身聚多因共构成;

匹配适度最大化,

从经权变是英明。

附录《三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有感(2

本文专门谈一谈与《道德经》有关的“名与身孰亲”的问题。

“名与身孰亲?”这里的“名”,主要指功名、名节、名誉、名声等!“名”代表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是由人类经过社会的、历史的亿万次的选择而形成的内在基因,它是这种基因的转化、显现或对象化,是由人的内在的欲望而驱动的抽象物!……。真正的“名”是名副其实的,名是由三立立德、立功、立言支撑的、最终归属于文化的,是一个必然“藏于名山传于后世”的东西;虚幻的“名”,是一种建立在海市蜃楼般的泡沫,随时随地都可能破灭!“名”归根结底主要是由“身”的消耗而获得,当然也与时空机遇等因素有关! ……。“名”可是指好名声,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产生物质财富等! ……。

这里的“身”,主要指身体、精力,或“德智体”的能、“精气神”的力等。“身”是由多种因素聚合而成的,主要由先天的内在潜质、后天的“饮食、精力、生存环境”以及年龄等,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曲线大致是一个“先陡后缓、在30到40岁左右达到拐点”的一种形状! ……。

“身”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一个人通过身体和精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取得好名声,建立功名等,从而体现出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正如雷锋同志所说:“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名”(功名等)产生物质财富,促进社会发展,又可以愉悦和呵护身体、精力!……。这是一个正循环、良性循环! ……。或者说“名”与“身”二者是辩证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转化”的!“名”对“身”有促进作用,“身”对“名”也有促进作用!……。

但如上所述,人的“身”除了受物质条件的营养之外,还与一个人的先天的素质有关系,与随岁月的发展变化有关系,也就是说与年龄有关系,与自己的经历等因素有关系! ……。所以,在这个“名==>==>==>==>身”的循环过程中,存在着“名”与“身”的“匹配”问题! ……。所以老子提出“名与身孰亲?”的问题!……。

比如,有的人为了“名”,不顾自己身体的健康!……。因为“名”是需要付出的!总想着建功立业,却没有相当的本事;没有金刚钻,怎么能揽瓷器活呢?你的身体只能挑800斤,可是你却要去挑1000斤,身体肯定会压垮的!……。更有甚者,有些人只图一些虚名!比如有人每天连夜写东西,写那些耸人听闻、博人眼球的文章,玩儿命地写;或者出去各种应酬,周旋于豪门、大款之间,跟各种名人、媒体交往,这是为了“名”开始玩命了!……。

在这些人眼里看到的都是“名”的好处,就觉得身体没问题,绝对是可以支撑的,但实际上在他汲汲于“名”的过程中,已经把“身”慢慢的给消耗了。“名与身孰亲?”“名”与“身”到底哪个重要?“身”体透支,命都没了,哪来的名誉、名声呢?……。所以,老子最后得出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结论! ……。

1950年6月19日,毛泽东主席就健康问题写信给教育部长马叙伦,要求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次年1月15日,再次写信给马叙伦,提议采取行政步聚,具体地解决学生健康问题。毛主席还说过:“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毛主席对身体与健康的态度,其实是老子的“名与身孰亲?”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按:生命是宝贵的,珍惜生命并不等于贪生怕死!而是要人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尊严,要死得其所,不做无谓的牺牲!当社会、人民的事业需要我们做出牺牲的时候,应该义无反顾地贡献自己的生命,视死如归!所以,有一首诗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这里的“自由”,就是人类的彻底解放、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的代名词! 毛主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主席还说:“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的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本文链接的文章如下:

1:原创名与身孰亲?答案是什么?这是我希望听到的解释

开卷有益侯公子,2020-09-13 23:38

2:毛泽东的学生“减负”观:健康第一、学习第二
中国新闻网,2004年01月18日

3:体育之研究》二十八画生(即青年毛泽东)

这正是:

名身互化相辅生,身聚多因共构成;

匹配适度最大化,从经权变是英明。

相关文章

初夏
观尼亚加拉瀑布
敦煌莫高窟
初夏
夏日有吟
立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