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读《三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有感(3)
2018年9月3日
人老将至,整理文稿,得诗一首(参见附录):
知足不辱意分明,
关键如何励践行;
境界提高胸广阔,
大风大浪炼心红。
附录:读《三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有感(3)
本文专门谈一谈与《道德经》有关的“知足不辱”的问题。
知足不辱,汉语成语,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不会欺辱自己的身体。表示不要有贪心。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道满足,就不会自取其辱;知道停止,就不会陷于险境,这样才能长久幸福。)【按:此文的前一句是“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什么样的人“甚爱”即爱则如命呢?什么样的人才能“厚藏”即囤积则物呢?只能是帝王将相、贪官污吏、奴隶主、新兴地主等。这些人敲骨吸髓、横征暴敛,到头来必然逼得人民挺而走险。他们的下场不仅将受“辱”,甚至会人头落地!……。所以,老子在此劝诫他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时至今日,“知足不辱”对于普通人也是“适用”的!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度和匹配”的问题;还有一个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即如何摆正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
知道这个道理还不够,重要的是要真正做到才行。那么该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知足不辱”甚至“知足常乐”呢?简单说来,就是要通过学习、历练、实践等,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的心胸宽阔起来,眼光辽阔起来!描写弥勒佛的对联说得好: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要努力学习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当自己具有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学会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的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知足不辱”甚至“知足常乐”了! ……。
有网友论述,需要“知道三个道理”,同时更要“克制四样行为”(可以借鉴):
•“知”三理
01:要对生活有正确的认识
即,人生的意义是“对整体做出贡献”。
02:要尊重“不同点”
懂得尊重不同点,而不是用比较的方式来寻求心理满足感。
03:爱他人之前先爱自己
热爱属于自己的生活,不论是粗茶淡饭,还是普通衣服,只要自己觉得舒坦,便是一种知足而常乐的状态。
•“止”四样
一、止语
《易经》有云:“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简单来说,就是“祸从口出”,不可不慎。
二、止欲
《道德经》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而老子便总结说:“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三、止行
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诫世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便要耐得住寂寞。“止行”的根本,便是“耐心”。
四、止智
想要“知足不辱”,就需要懂得克制自己刻意表现智慧的本能。
结语:
不管世界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我们都还是应该修炼好自己的心境。只有将心境提升起来,才能在未知的未来探索路上游刃有余。“知理”可以修身,“知止”可以养性。
本文链接的文章如下:
附1:知足不辱(百度信息)
附2:“如何做到知足常乐?”:要“知”三理,更要“止”四样
知阳杂谈铺,发布时间: 20-12-1422:19情感领域爱好者
这正是:
知足不辱意分明,关键如何励践行;
境界提高胸广阔,大风大浪炼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