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读《三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有感(5)
2018年9月3日
人老将至,整理文稿,得诗一首(参见附录):
老子西出函谷关,
仆童徐甲神迹玄;
葛洪十卷神仙传,
积善立功可成仙。
附录:读《三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有感(5)
本文专门谈一谈与《道德经》有关的“晋·葛洪《神仙传》等”的问题。
葛洪是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不仅学习道教,早期还学习过儒家经典,后在代表作《抱朴子》中,开创了融合儒、道两家哲学思想体系的先河,对早期道家的神仙理论进行了改造和总结,证明神仙长生的“实存性”,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葛洪在医学方面也有着极高的造诣,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著有《肘后备急方》。
《神仙传》是东晋道教学者葛洪所著的一部古代中国志怪小说集,共十卷。书中收录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92位仙人的事迹,其中很多人物并不是道士但都均被葛洪“请入”传中。神仙传以想象丰富,记叙生动著称。
《神仙传》中采用了较多的篇幅介绍老子的故事,丰富了《史记》中“世人莫知其所终”的遗憾。葛洪认为老子西行目的地是西王母的道场昆仑仙山,关尹子通过“占风气”知道了将有得道神人路过,于是扫道四十里以相迎。老子的学问在中国是没有传播的,但是他知道关尹子“命应得道”,于是将《道德经》传授给他。在正史的发挥之外,葛洪虚构出老子的随童姓徐名甲。
徐甲见老子出关游行,要跟老子讨要工钱,侍候老子二百多年,老子欠徐甲七百二十万钱。关尹子为了讨好老子想要替老子支付徐甲的工钱,可是金额太大,于是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的徐甲。老子知道这件事后很生气,说:“要不是我给你续命,你早就死了上百年了,哪里还容得了你讨要工钱?再说了我本来打算到了安息国,以黄金给你支付的,这点时间都等不了了”。说着去除了“太玄清生符”,徐甲顿时变成了一堆枯骨,关尹子为徐甲求情,老子于是投符使徐甲复生。
说到修炼之法,《神仙传》也是简明扼要的:“伊喜行其道,亦得仙”。行的是老子讲给关尹子的五千言,关尹子将他跟老子的对话整理成《道德经》。后来窦太后,汉文帝以及外戚均有受益于此书。太子傅疏广父子二人,秉持老子之道,“散金布惠,保其清贵”。其他隐士遵从老子之术,“外损荣华,内养生寿”。这种价值观符合葛洪对道士的基本要求。魏晋之时,道士迷恋丹药,而丹药所用的材料都是及其昂贵的,所以为了炼丹修仙,很多道人不得不从事很多**来敛财买药。葛洪虽然也是炼丹大师,但是对这种贵族道教的做派是是持批评态度的!……。
葛洪认为修仙应当以“积善立功”为本,要求道士“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修行之人不但要精通方术,也要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即使道术高明的人如果不能做到“忠孝和顺仁信”,也终将不能长生。大体上总结为三点:一是要重视个人道德的修养,二是要救死扶伤,积善立功,三是学好道术,提升本领。这相比早期道教直接嗑药就能成仙,更具有劝善醒世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体现出了道教教义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本文链接的文章如下:
附1:神仙传(百度信息)
附2:《列仙传》和《神仙传》对老子的记载
哲学社,发布时间: 19-06-02
附3:《神仙传》全文(共十卷)
古诗文网,葛洪著
这正是:
老子西出函谷关,仆童徐甲神迹玄;
葛洪十卷神仙传,积善立功可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