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华始祖盘古的传奇故事
郭名德
清晨的桂东,湛蓝的天空却像刚刚被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般。火一样的太阳,浇灌着一片红彤彤的朝霞。那一朵朵雪白雪白的浮云,被夏风吹得像草原上骏马在欢乐的奔跑,一会儿像一群饭后的青年男女在河边散步,一会儿像一只雄鹰落在山巅上,真是变化多端,百怪千奇。笔者一行四人乘车过寒口,穿遂道,绕盘山公路来到了湘赣边界上的庄川村,发掘和整合当地的文史资源与旅游景观,来到了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盘古仙所在地庄川村。
清泉镇的庄川村与江西遂川戴家埔接壤,跟本镇秋坪村、大地村、里地村、中坑村、夏丹社区相邻。庄川村的村部位置在庄川的峒中心,村部门前,有一条从盘古仙流过来的清新小河,河岸有条公路通往盘古仙,车子继续溯流而上,大家在离村部的三华里处下了车。几人捡好行襄开始登山,一眼望去,盘古仙的整座山为一片竹海,山不是很高。当地人说,从山脚到达盘古仙殿仅1000米的距离。
山道被茂密的竹林掩映。青翠的竹林中,登山道宽约1.5米,道旁少有杂草,显然时有许多人经常行走。山道弯弯,登山路几乎没有什么平坦的路段,笔者一行跟随盘古仙道主钟荣华与朱福坚拾级而上。在登山的路上有一位学识渊博的老者,给笔者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华始祖盘古的传奇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与地连在一起,一直没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象个鸡蛋一样,里面孕育出一个叫盘古的力大无穷的神。盘古在这个混沌宇宙大鸡蛋之中,一觉睡了108000年。
一天,混沌蛋中的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他拔出个牙齿,瞬间变成一把大斧,朝眼前的黑暗抡劈过去。一声巨响,黑暗渐渐分离开了。缓缓上升的东西,变成了天;慢慢下降的东西,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头顶着天,脚蹬着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盘古也随着天越长越高,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也却是说,天升得非常高,地沉得非常深,盘古额长得非常高大。天和地却逐渐成形了。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天皇、地皇、人皇。数字(开)始于一,(建)立于三,成(就)于五,(壮)盛于七,处(终止)于九,因此,天距离地九万里。
盘古去世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风和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雷声;他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诚然,中华民族始祖盘古,受到了一代接一代后裔们的敬仰和爱戴。《三五历纪》记载:大禹同伯益民治水,在开挖徙骇河时建立殿堂,纪念盘古。《元史世族七》记:世祖十五年夏四月乙卯,修会川县“盘古王祠”祀之。在全国各地修建“盘古仙”“盘古庙”“盘古祠”“盘古殿”等比比皆是。几乎湖南省各县均有纪今盘古的信仰之地。据了解,桂东境内有清泉庄川盘古仙、三洞禾坪盘古仙、沙田开山盘古庙这三处纪念盘古的地方。
如今这三处纪念中华始祖盘古的地方,情况大致如下:
1、三洞禾坪的盘古仙。大概六十年代在盘古仙办过一所“盘古仙小学”,今盘古仙的房屋已倒塌而辟为菜园。
2、沙田开山盘古庙,今遗址难寻。但在清代的同治《桂东县志》却还有记载:“盘古庙在二都开山,生员何隆图改建,捐祀田六石”。
3、 清泉庄川的盘古仙,据仙殿的古碑上记载,建于清代,重修于民国十四年。现在算来是桂东县保存得较完好的盘古仙了。它既是一处风光优美的旅游风景区,又是当地人祭祀中华始祖的信仰之地。庄川村为了给游人登上盘古仙殿带来方便。在登山路的500米处建了个的凉亭。大家可以在凉亭中略微歇歇脚。
登山的路上,听了老者所讲的精彩传说,笔者撰了一首小诗以为记:
辟地开天混沌分,擎霄踏壤朗星云。
初心不变为人类,日月同光颂圣尊。
庄川盘古仙是一个没有经过修饰的原生态天然公园,笔者认为是一处集旅游、休闲、避暑的好地方。薪族与伏案工作者,假日登登盘古仙。走走林荫小道,吹吹竹林清风,赏赏远山近景,听听清脆的山鸟声,不失为是件非常惬意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