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读《三玄·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有感(5)

2022-05-18 37 0 举报/投诉

七绝《三玄·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有感(5

201893

人老将至,整理文稿,得诗一首(参见附录):

老子思哲富宝山,
语堂开采贩西边;

西方甚辈能识宝,
悟性几分更胜缘。

附录《三玄·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有感(5

本文专门谈一谈与《道德经》有关的“《老子的智慧》”的问题。

《老子的智慧》是林语堂编译的哲学著作,原版为英文版本,于1948年首次出版。

一、内容简介

《老子的智慧》除了序论、序文外,将《道德经》的八十一章内容重新整合成七篇,并提炼主题作为篇名,包括道的性质The Character of Tao)、道的教训The Lesson of Tao)、道的描摹The Imitation of Tao)、力量的源泉The Source of Power)、生活的准则The Conduct of Life)、统治的理论The Theory of Government)、和箴言Aphorisms)。每章的具体内容,则是《道德经》的一部分和《庄子》的有关文字,并附有译文。林语堂阐释了老子思想所具有的某些重要特点,并主张结合庄子来研究老子。在《老子的智慧》中,经过林语堂的重新整合,老子看似散乱的箴言成为一套连贯一致、主题集中、条理清晰的哲学思想,既完成了对道家思想的梳理与现代重构,同时又契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为了帮助西方读者把握每一章的主要思想,林语堂还为每一章都添加了小标题。这些凝练的篇章标题概括了各篇章的主要内容,使得能拯救“工业社会中被工具理性和逻辑极端所奴役的人类灵魂”的中国人文精神呼之欲出,体现了道家思想对整个人类的指导意义。另外,林语堂还在序言中向读者说明《老子的智慧》前四篇(共四十章)为哲学原理,后三篇(共四十一章)为这些原理在人类问题中的应用等!……。

二、作品目录

绪论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三篇 道的描摹

序文

第一章 论常道

第七章 无私

第十四章 太初之道

第二章 相对论

第八章 水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

第三章 无为而治

第九章 自满的危险

第十六章 知常道

第四章 道之德

第十章 抱

第十七章 太上

第五章 天地

第十一章的用处

第十八章 道废

第六章 谷神

第十二章 感官

第十九章 知所属

第十三章 荣辱

第二十章 人与我

第二十一章 道的显现

第二十二章 争之无益

第二十三章 同于道

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形

第二十五章 四大法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篇 箴言

第二十六章 轻与重

第四十一章 道家的特性

第五十七章 治术

第七十六章 强弱

第二十七章 袭明

第四十二章 强梁者

第五十八章 政闷

第七十七章 张弓

第二十八章 守其雌

第四十三章 至柔

第五十九章 如啬

第七十八章 莫柔于水

第二十九章 戒干涉

第四十四章 知足

第六十章 治大国

第七十九章 平治

第三十章 戒用兵

第四十五章 清正

第六十一章 大国和小国

第八十章 理想国

第三十一章 不祥之器

第四十六章 走马

第六十二章 善人之宝

第八十一章 天之道

第三十二章 道似海

第四十七章 求知

第六十三章 难易

想象的孔老会谈

第三十三章 自知

第四十八章 以无为取天下

第六十四 终始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滥

第四十九章 民心

第六十五章 大顺

第三十五章 道之平

第五十章 养生

第六十六章 百谷王

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步骤

第五十一章 玄德

第六十七章 三宝

第三十七章 天下自正

第五十二章 袭常道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第三十八章 堕落

第五十三章 盗夸

第六十九章 掩饰

第三十九章 全道

第五十四章 身与邦

第七十章不 我知

第四十章 反的原则

第五十五章 赤子之德

第七十一章 病

第五十六章 无荣辱

第七十二章 论罚(一)

第七十三章 论罚(二)

第七十四章 论罚(三)

第七十五章 论罚(四)

三、作品鉴赏

(一)主题思想

其一,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有很大不同。

其二,阐释了老子思想所具有的某些重要特点。林语堂认为,老子《道德经》蓄藏着更为精炼的俏皮智慧之精髓!……。

其三,主张结合庄子来研究老子。

(二)编译策略

•宏观策略

林语堂从目的与读者的接受视域出发,通过编译的方式,使中国哲学典籍《道德经》成为主题突出、逻辑严密、可读性强的通俗文学读本,将老子谜一般的智慧宝石传播到英语世界,其编译时采取的宏观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篇章重组实现道家思想的现代重构与体系化

2、用《庄子》精选解读老子思想的意蕴

3、以副文本揭示老庄思想的重点及关联

•微观策略

林语堂在编译《老子的智慧》时,力图确保中西文化沟通的顺畅,在保证两种文化的可通约性的同时强调异质性,从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其采取的微观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适时补充

2、以西喻中

3、强调异质

本文链接的文章如下:

1:老子的智慧(百度信息)

2:戊戌年第八本:《老子的智慧》(林语堂)读后

素月淡然,2018-06-15

附3:林语堂《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百度文库,2019-09-08

这正是:

老子思哲富宝山,语堂开采贩西边;

西方甚辈能识宝,悟性几分更胜缘。

相关文章

初夏
观尼亚加拉瀑布
敦煌莫高窟
初夏
夏日有吟
立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