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读《三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有感(2)
2018年9月3日
人老将至,整理文稿,得诗一首(参见附录):
为道日损去私心,
损之又损立公魂;
为学日益知识进,
道掌方向为人民。
附录:读《三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有感(2)
本文专门谈一谈与《道德经》有关的“损之又损”的问题。
“损之又损”,是指“修道”的过程。学习知识,是作“加法”,则“为学日益”;若要“修道”,应作“减法”,则“为道日损,损之又损”!……。“损”什么?“减”什么?“损私心”,减贪欲!这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完成的,要持续的进行!所以要“损之有损”,不断地“损”,不断地“减”,一直“损”到无为的状态,即“以至于无为”。无为,就是大公无私,就是由“公心”完全支配自己的行为!一个人有了一颗“公心”,又有渊博的知识和智慧,那么做起事情来,必然是能够促进社会发展人类的进步!无所不能!即“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的这一思想,也被庄子“引用”。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说:“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按:后来在实际应用中,则指十分谦虚。示例:真理虽然顿达,此情难以卒除。须长觉察,损之又损,如风顿止,波浪渐停。★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
本文链接的文章如下:
附1:损之又损(百度信息)
这正是:
为道日损去私心,损之又损立公魂;
为学日益知识进,道掌方向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