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读《三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有感(4)
2018年9月3日
人老将至,整理文稿,得诗一首(参见附录):
重阳武举载大金,
看破红尘创全真;
信奉三家儒释道,
出家修行不结婚。
附录:读《三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有感(4)
本文专门谈一谈与《道德经》有关的“王重阳与全真教”的问题。
王重阳是道家全真教的创始人,主张三教平等,指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被尊为全真教“北五祖”之一,传统道教延续至北宋末年,已呈现不景气趋势,甚至出现了流弊,引发社会负面舆论。王重阳励志图新,以新的宗旨、修持方法对旧道教进行了大量的改革,进一步把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贯彻到教义中,同时他创立了全真教,使道教得以注入新的生命力,促进了道教的广泛传播。
王重阳(1112~1170),中国金代道士。全真道创始人。
他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嚞,字知明 ,号重阳子。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后迁终南县刘蒋村。
他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 ,遂易名世雄。年47 ,深感“ 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 ”,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
七年,独自乞食,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建立全真道。其善于随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诱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在山东宁海等地宣讲教法。
同时,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遂后建立全真教团。收弟子7人,后世称全真教七真人。
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 三教从来一祖风” 的融合学说。全真道内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为必修经典,认为修道即修心,除情去欲,存思静定、心地清静便是修行的真捷径。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箓,不事黄白炼丹之术。
大定九年十月,与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四人西归。
次年一月殁於大梁今河南开封。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重阳为全真开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又加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全真道尊为北五祖之一【按:北宗五祖,即为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
其死后三年间,全真道传教范围波及关中、河南、河北、山东大部分,遍于社会上下各阶层。在组织上、理论上为全真道的兴盛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传世著作有《重阳全真集》,内收传道诗词约千馀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王重阳融道、佛、儒思想于一炉,声称 “ 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并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全真道徒必修经典。
王重阳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不信白日飞升,以修炼内丹为成仙证道的手段。其修炼法下手功夫重在 “ 清静” 二字,为此强烈主张修道者必须出家,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行苦修。
王重阳的修行方式客观上很适合女真和蒙古统治者的需要。女真和蒙古统治者入主中原,最伤脑筋的就是没有好办法化解民族矛盾。
而王重阳的清修主张正好消磨汉人反抗异族统治的斗志,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和巩固异族君主的统治地位。
所以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派在金元两个外族统治时代得到迅猛发展,并得到了官方的全力支持,王重阳也从而被元朝皇帝先后册封为 “ 重阳全真开化真君” 和 “ 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全真教的活动中心也固定到首都燕京,建立了太极观(后改名长春宫),并成为全真派的最高殿堂。
【按:当金元时期全真道在北方发展时,南宋地区亦有专主内丹修炼的道派,称作金丹派南宗。该派以张伯端为创始人 ,其特点是修炼时主张先修命,后修性。
元朝统一江南后,南宗与全真道 北宗 合并 ,共尊东华帝君 、钟离权 、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五祖。
下设北七真 即全真七子 、南七真:
张伯端、刘永年、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彭耜 。
南北宗合并后仍称全真道,为封建社会后期道教主要宗派之一。
全真道内部又分化出一些小派别,如南宗有清修派和双修派。
北宗全真七子亦各传一派,其中邱处机所传全真龙门派势力最强。
全真道政治地位因元室册封全真祖师而有了很大提高 。
至元六年 ( 公元1269 ),忽必烈诏封全真道所尊东华帝君 、 锺离权、吕洞宾 、刘海蟾 、王喆五祖为 「 真君 」 ,后人称为北五祖 ;又封王喆七大弟子为真人 ,世称七真 。
至大三年 公元1310年 ,元武宗又加封全真五祖为帝君 ,七真为真君 ;邱处机弟子尹志平等十八人为真人 。不少全真道高道知集贤院道教事。
——明代朝廷重视正一道,全真道势力相对削弱 。
清初著名道士王常月整顿教门,曾一度复兴全真龙门派,但终难挽救全真道在清代日渐衰落的总趋势。】
本文链接的文章如下:
附1:王重阳(百度信息)
附2:【史海钩沉】王重阳与全真教
锦的城,2014-04-05
这正是:
重阳武举载大金,看破红尘创全真;
信奉三家儒释道,出家修行不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