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 见古书中泪痕而吟之》
家中所藏《明三十家诗选》八本,为同冶癸酉十月蕴兰吟馆刻本,姑苏梅花簃旧藏。我于1973年从苏州古旧书店购得,因刻版精美,宣纸印刷,品相完好,我作为藏品而束之高阁,未曾一阅也。日前整理藏书,翻出阅读,读至第二集卷五下皇甫汸诗时,见书中有点点泛黄之斑迹。初疑为茶水,然茶水之痕,不可能为点点滴滴,其形也不可能如此圆润。读诗之内容,伤感惆怅,反复思之,应是泪水无疑。
我不禁遐思。在同治或光绪年间的某个春夜,一切如我眼前之景:一轮冷冷孤月,无助地悬在山边,江水在昏暗夜色之中,无语东流。油灯照亮了书斋之图册典籍,门外风吹竹摇,竹影在月光下零乱地晃动着。一个孤独的身影在书斋中手持书卷,徘徊吟哦,读至伤心处,不禁潸然泪下。点点滴滴的泪水流在了书卷上,沁入纸中。
看着这点点泪痕,也不知这是书生之泪还是佳人之泪,真令人费猜。故诗以记之。
孤月山边冷,
清江夜色昏。
灯光明史籍,
竹影绕柴门。
旧卷黄斑迹,
前人浊泪痕。
怆然凝目久,
不觉已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