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读《三玄·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有感(5)

2022-05-18 30 0 举报/投诉

七绝《三玄·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有感(5

201893

人老将至,整理文稿,得诗一首(参见附录):

世传神道号三丰,

武当山巅有祖庭;

永乐若非来利用,

生前焉有身后名。

附录《三玄·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有感(5

本文专门谈一谈与《道德经》有关的“张三丰与武当派”的问题。

张三丰是道家武当派创始人,太极拳始祖,武学泰山北斗。张三丰集各派绝学于一身,对抗元朝、打击贼寇,在武林声名显赫。作为道家内丹祖师和道家拳术祖师,张三丰是丹道修炼的集大成者,主张“福自我求,命自我造”,所创武学多达三丰派、日新派、蓬莱派等十七支。历代统治者对张三丰尊崇有加,明清很多皇帝都寻找他,希望得到他的真传,朱元璋建立明朝,张三丰也曾出手相助,朱元璋登基后多次派人寻找张三丰!【按:永乐年间,明成祖也想见见这位高人,于是又派人在全国各地寻找。因为又有建文帝下落不明的事情,所以大家都认为:“寻找张三丰不过就是个幌子!……。”不管这种说法是真是假,明成祖寻找张三丰的行动总归是真实的!……。以至于数年之后派出的人一无所获,明成祖还感叹自己福源薄浅,无缘得见,并且决心为张三丰做些事。他命工部官员征集了三十万民工,拨银上百万两,重建武当山上被战火所烧毁的宫殿庙宇,塑了张三丰的像,派专人管理,并亲自赐匾"遇真宫"!……。这一下,武当山名声大噪,一时间香客云集,成了天下闻名的圣山!……。如此看来,武当山虽不是张三丰亲自所建,却是因为他而兴旺发达!也难怪那些徒子徒孙们把他奉为开山师祖了!……。】

道家同孔子一样,老子所传的也是“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儒家修养人道,仙家修炼仙道。张三丰把二者联系起来,以修人道为炼仙道的基础,强调无论贵贱贤愚,老衰少壮,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离仙道也就自然不远了。他巧妙地把道家的内炼思想同儒家的道德学说合在一起,说:“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

张三丰的道家思想

张三丰主张三教合一,认为:“古今有两教,无三教。奚有两教:曰正,曰邪。奚无三教?惟一惟道。一何以分?分何以三?盖自有孔、老、牟尼,乃至有孔、老、牟尼,虽至有孔、老、牟尼,仍非有孔、老、牟尼。孔、老、牟尼,皆古圣人。圣人之教,以正为教,若非正教,是名邪教。”其《打坐歌》称“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张三丰把儒家倡导的仁义与道家炼丹的铅汞画等号,称“仙家铅汞即仁义的种子”。在他那里,阴阳家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儒家五德的仁义礼智信和人体五经的肝肺心脾肾是一一对应的。他在《五德篇》中说:“仁属木也,肝也;义属金也,肺也;礼属火也,心也;智属水也,肾也;信属土也,脾也。”心有五德,身有五经,天地有五行,皆缺一不可,心无仁者必无养育之念,其肝已绝,而木为之槁枯;无义者必无权宜之思,其肺已绝,而金为之朽钝;无礼者必无光明之色,真心已绝,而火为之衰熄;无智者必无清澄之意,其肾已绝,而水为之昏涸;无信者必无交孚之情,其脾已绝,而土为之分崩。所以说“德包乎身,身包乎心,身为心用,心以德明,是身即心,是心即身,是五德即五经,德失经失,德成身成,身成经成,而后可以参赞天地之五行”。

明清时出现的道教派别几乎都同张三丰有联系,宝鸡三丰派、武当三丰派、王屋山三丰派、三丰自然派、三丰蓬莱派、三丰日新派等相继出现。据统计,清末时奉张三丰为祖师的道派就达17个之多。其中不乏影响较大的派别,如道光年间李西月自称遇张三丰亲授秘诀,讲道纳徒,活跃于四川乐山一带,创立了当时最大的道派之一!……。

本文链接的文章如下:

1:张三丰(道教武当派祖师、思想家、武术家)(百度信息)

2:张三丰与武当山的秘密终于被揭开(个图)

不悔书屋113,2017-11-29|

这正是:

世传神道号三丰,武当山巅有祖庭;

永乐若非来利用,生前焉有身后名。

相关文章

初夏
观尼亚加拉瀑布
敦煌莫高窟
初夏
夏日有吟
立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