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漢何嘗建績勳,王孫公子泡釵裙。
權知政府言知府,勇冠三軍曰冠軍。
項子七齡權訓聖,吳哥八歲懶驅蚊。
介推寒食成傳統,低調焚身作舊聞。
項子七齡權訓聖:《戰國策》卷七《秦策五·甘羅十二出使》(秦始皇):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使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質於秦。文信侯因請張唐(或增往)相燕,欲與燕共伐趙,以廣河間之地。張唐辭曰:「燕者必徑於趙,趙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羅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質矣。今吾自請張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羅曰:「臣(或增請)行之。」文信君(或作侯)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羅曰:「夫項櫜生七歲而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君其試臣,奚以遽言叱也?」甘羅見張唐曰:「卿之功,孰與武安君?」唐曰:「武安君戰勝攻取,不知其數,攻城墮邑,不知其數。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羅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歟?」曰:「知之。」「應侯之用秦也,孰與文信侯專?」曰:「應侯不如文信侯專。」曰:「卿明知為不如文信侯專歟?」曰:「知之。」甘羅曰:「應侯欲伐趙,武安君難之,去咸陽七里,絞而殺之。今文信侯自請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處矣。」唐曰:「請因孺子而行!」令庫具車,廄具馬,府具幣,行有日矣。甘羅謂文信侯曰:「借臣車五乘,請為張唐先報趙。」見趙王,趙王郊迎。謂趙王曰:「聞燕太子丹之入秦與?」曰:「聞之。」「聞張唐之相燕與?」曰:「聞之。」「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張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秦、燕不相欺,則伐趙,危矣。燕、秦所以不相欺者,無異故,欲攻趙而廣河間也。今王齎臣五城以廣河間,請歸燕太子,與強趙攻弱燕。」趙王立割五城以廣河間,歸燕太子。(或增與)趙攻燕,得上谷三十六縣,與秦什一。
吳哥八歲懶驅蚊:《二十四孝》十九【吳猛飽蚊】:吳猛八歲,家無牀帷。恣蚊飽血,恐噬親肌。晉吳猛、字世雲。豫章分寧人。年八歲。事親至孝。家極貧寒。榻無帷帳。每當夏夜。任蚊攢膚。恣渠膏血之飽。雖多、不敢驅之。惟恐其去己而噬親也。後遇至人丁義。授以神方。屢著靈異。宋政和中。封真人。王應照謂父母育子。為之揮蠅。為之驅蚊。癢則搔之。寒則裹之。恐驚之而不敢高聲。稍不安。則直欲分痛。愛子情深。何不可作恣蚊飽血觀也。惟孝子還以報親。且寓愛物之意。此其所以有仙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