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番-熊出没美欧惊梦天变乱出牌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综合美欧众媒体报导,2月24日凌晨,乌俄边境乃至基辅炮声隆隆、火光冲天——乌俄局势翻开新的一页。乌克兰戏子总统哭喊的电话惊醒白宫老迈总统。总统的第一反应是:让我们祈祷!第二反应是:美国不会为乌克兰出兵,会开会出台新的对俄制裁。——戏子总统欲哭无泪找不到北。
据媒体报导,“结合普京2月24日凌晨的讲话,俄罗斯可能无意占领乌克兰全境,在乌克兰多地发动军事袭击的目的是在于清除军事基础设施,特别是北约援助乌克兰的军事物资。”
这是2014年后欧洲政治版图再次面临变革。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当地时间24日清晨的电视讲话中宣布,决定在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普京表示,30年来俄罗斯一直试图就北约不东扩达成协议,但却受到欺骗、施压和讹诈,“北约的战车正在朝着俄罗斯边境移动。”
随后,首都基辅和哈尔科夫、敖德萨等多地发生爆炸事件,乌克兰局势升级。截至第一财经发稿时,乌克兰宣布与俄罗斯断交。
21日,普京签署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总统令,并签署俄罗斯与“两国”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多位在乌克兰当地的华人24日发给第一财经的独家视频显示,有人担心战乱蔓延,也有人继续往常的生活节奏。敖德萨华商总会会长曲波告诉第一财经,当地依旧很平静,“敖德萨非常安全,大家不要恐慌”;而在基辅,一位华人告诉第一财经,出于对战事的担忧,自己所在大楼的防空洞里已人满为患,“大家都好像难民”。据外媒报道,大量基辅民众正在逃离首都,城市道路拥挤不堪。
鉴于乌克兰安全风险陡然上升,中国驻乌克兰使馆24日对在乌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发布六点提示,请在乌中国公民注意安全。外交部发言人在当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驻乌克兰使馆已经发布了安全提醒,提醒鉴于当前的形势,在乌克兰的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以免发生意外的伤害。驻乌克兰使馆也同当地留学生以及中国商会和朋友保持了联系,提醒他们要关注我们使馆第一时间发布的消息。
各国媒体关注普京此举,意在给乌克兰“拔牙齿”
对于俄罗斯的此次特别军事行动,知名国际问题专家表示,俄军此次的行动是给乌克兰“拔牙齿”,即要给乌克兰去武装化,剥夺其国家武装力量,“结合普京的讲话,俄罗斯可能无意占领乌克兰全境,在乌克兰多地发动军事袭击的目的是在于清除军事基础设施,特别是北约援助乌克兰的军事物资。”
军事观察专家认为,这场军事行动“意料之中”。“之前就已判断乌克兰东部的军事冲突还会升级,当然大规模战争是没有的,就像24日真正的冲突主要还是集中在乌克兰东部这两个地区。”军事观察专家说“至于出现爆炸等情况的其他城市,更多的是俄方的远程军事打击,是对当地军事目标的消除。”
此次被俄罗斯承认的两个“共和国”都只控制了其所在州的部分领土:“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面积约为8902平方公里,约占顿涅茨克州面积(26900平方公里)的33.1%;“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面积约为8377平方公里,约占卢甘斯克州面积(26683平方公里)的31.4%。
普京在讲话中表示,俄罗斯没有占领乌克兰的计划,不会强迫任何人,但如果发生流血冲突,“责任全在”乌克兰政府。他还呼吁乌克兰军人“放下武器回家”。
至于缘何选择当前这一时间点,军事观察专家认为“美国当前实力下降,处于战略收缩,而欧洲在德国前总理默克尔下台后,内部团结力下降,俄罗斯正利用这一乱局,在家门口打一场有准备的战争。”
专家认为,俄罗斯此次扩大军事行动,对外意在向周边的波罗的海三国、格鲁吉亚,甚至是波兰发出警告,“俄罗斯通过战争的手段,彻底叫停北约东扩,甚至回推北约过去扩张成果,对自身战略纵深的底线进行维护。”
去年12月,美国借乌东部局势炒作俄罗斯“入侵说”时,俄方就明确要求与美国和北约就安保问题提供法律保障,公布并向美方提交了安保条约草案和俄与北约成员国安保措施协议,大致包括北约停止东扩,不在俄边境附近部署威胁性武器系统,不在乌克兰及其他东欧、南高加索和中亚国家从事任何军事活动,不吸纳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北约,俄与北约1997年东扩前的成员国互相承诺不在其他欧洲国家部署部队和武器等。
军事观察专家关心下一步欧美如何接招。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俄乌局势急转直下之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向大洋彼岸的美国拜登政府“求援”时,却得到了一个爱莫能助的答案。拜登在美东时间2月23日深夜发表声明,谴责俄罗斯所发起的这次特别军事行动。
拜登表示,在监控局势之余,他将在当地时间24日上午与七国集团(G7)领导人召开会议,然后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届时,拜登将宣布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所采取的进一步制裁措施。
回溯乌克兰局势去年末趋紧以来,“言论谴责”“经济制裁”和“呼吁欧洲盟友共同制裁俄罗斯”一直是拜登政府的回应。而外界一直关注的美国是否将向乌克兰派兵,拜登早在去年底就明确表示反对。
在乌克兰危机此次升级前,拜登也再次强调,他不会下令向乌克兰派兵,“我们所做的只是防御,我们没有意向和俄罗斯打仗。”
“这暴露了美国‘纸老虎’的一面,美国实质在危机来临时抛弃了乌克兰,向俄罗斯亮出了底牌。”马晓霖说,“乌克兰无伤美国利益,但关系到俄罗斯的核心利益。”
军事观察专家们认为,“特别军事行动”后美欧肯定会有新的制裁措施,“之前的制裁其实对俄罗斯影响有限,目前从美欧英媒体率先曝光的文本来看,并没有看到后续制裁与之前相比有质的变化或者升级。”
在专家看来,美欧后续对俄罗斯的制裁依旧会延续之前的类型,但在制裁的数量级方面会有大幅提升。“比如会把更多,尤其是与普通俄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银行纳入制裁范围,此前的制裁仅是专门针对一些给军工、基建项目等发放**的政策性银行,”他说道,“也可能会把制裁的矛头指向俄大型支柱型企业。之前的制裁主要限制这些企业去欧美资本市场获取技术和资本,如今可能会升级到限制过境运输等方向。”
冲突、制裁轮番上演,是否意味着此前欧盟一直倡导的外交斡旋彻底关上了大门?专家心认为,未来依旧需要欧盟再次登场,需要法国、德国,甚至独联体地区国家参与外交斡旋,“只是目前来看斡旋的时间点尚未到来。主要军事行动是短期的,未来斡旋的关键在于俄罗斯会不会从乌克兰东部撤兵,还是仅撤出重武器装备等。”
军事观察专家们认为,这场危机是事关欧亚地缘政治格局的一场斗争,而在此过程中,欧盟与美国既是同一阵营,又存在差别利益。“作为同一阵营,欧盟与美国一方面支持乌克兰抵御来自俄罗斯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尽力管控乌克兰,防止乌克兰政策失控。”专家们说,“同时,利益差别又使双方政策不完全一致。对欧盟而言,乌克兰危机以及它所代表的俄罗斯威胁近在咫尺,而且事关欧洲战略自主能否践行;对美国而言,乌克兰危机是美国重整跨大西洋体系的一个契机,对危机的处理需要与此相连。”
对于未来,专家们认为,理想的是:当前的因素都在把乌克兰推向“芬兰化”,即一个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不挑战更强大邻国的决定,以保持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也就是说,乌克兰可在承诺不加入北约的同时,自由选择国内的政治制度,以及与西方的政治和经济联系,避免对俄罗斯形成制度性的敌意和威胁。
笔者认为,2月24日,乌俄局势翻开世界百年大变局的新一页。乌克兰的结局那是肯定的。拜登不敢出兵/只想买军火/搞制裁。法德不愿做替死鬼不肯出兵。乌克兰戏子不懂国际政治,连连误判,自废武功,甘当棋子,遭俄痛打,哭喊找不到爹,活该。……好戏正在继续,……耐心看。特赋《定西番》“2.24”为评为纪。
老朽梦醒惊别。*
乌痛哭,
出熊魁。
炮声徊。
基辅火光融雪。
雨弹铺泻来。
无奈世争愁绝。
制裁回。
注*指,当地时间2月24日凌晨基辅熊出没,炮声隆隆惊醒白宫老朽春梦——天已变。乱中祈祷依旧制裁牌。乌鸦戏子哭无奈。
——2022年2月24日夜初稿25日凌晨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