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写了12首行香子,给自己这个月,凑齐2.83万字。累坏了。。。2月,从3137到3523首,共386首诗词。
已经深深地感到,钦谱,是一群不懂诗词的官员和康熙皇帝,胡乱地编纂。并不符合宋代、元代大众诗人的写作格律、用韵规范。钦谱,没有任何格律、用韵的统计学规则,只是少数官员的胡编滥凑。并不可信!宋代、元代,使用最多的行香子格式,并没有出现在谱中!我相信,不可能出现宋人大多数去错误使用格律和用韵。
说实话,我特别需要一个老师,能一起讨论诗词写作。更想知道古风、骈文、赋的写作。能够教我字画。可是,我是穷人,没有钱去拜师,也无法判断老师的真实水平(我不是专家,无力去判断别人是否是专家)。最好,这位老师是苏东坡再世,诗词书画琴,都是精通,我愿意抛弃一切,以书童身份追随。
我知道,我的诗词数量,13522首,89.24万字,仅次于乾隆、樊增祥,排在中华诗词史第3位。不过,乾隆存词31首,樊增祥存词 714首。我的作品主要是词,而诗、曲并不太多。一般古人,很少有存词超过千首的。因为,填词比写诗更不容易。
我写诗词的目的,是理解韵律和中国文化,为书画做铺垫。真正的目标是书画。因为我理解的凡人投资,只有孩子教育和书画,最可能有高回报。炒股、炒房子,可能赔。孩子教育,书画,赔的可能性不高。我就想*赌*博*书画市场,自己买不起古画,为何不能自己自学画画?书画,诗词,均可以自学!自学的投入资金并不多。学诗词,几乎是无投入,一个手机足够。学书画,投入只是去博物馆阅读古人字画,旅行费,拍照手机费。纸笔墨等,初期投入几百元足够。以后出作品,必须买红星牌宣纸,几千元一刀,但绘画不到大师水平,也没有必要买这么贵的纸张吧。
这一辈子,我就想给后世留下一幅《万里河山》图,把中国的四季好山水,写在一个长卷里。这幅画,融合中国画的各种水墨皴法。。。为此,我已经积累了十年资料,只剩下西南没有旅行过。手头上拍摄下的古字画过万幅了。大脑里,就是一部中华画史。现在看山,能看出山的笔墨、线条、浓淡。看山水画,能看出画中的3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