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读《三玄·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生之》有感(5)

2022-05-09 32 0 举报/投诉

七绝《三玄·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生之》有感(5

201893

人老将至,整理文稿,得诗一首(参见附录):

夫之难衍五千言,

儒派思维浅又偏;

博大精深哲理道,

犹龙孔喻亦非谦。

附录《三玄·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生之》有感(5

本文专门谈一谈与《道德经》有关的“明末清初王夫之《老子衍》”的问题。

众所周知,王夫之是明末清初与“顾炎武、黄宗羲”齐名的三大思想家之一!但是,他在对待《老子》的态度上是“这样”的!……。请看他的《老子衍》(王夫之)自序:

  昔之注《老子》者,代有殊宗,家傳異說,逮王輔嗣(王弼)、何平叔(何晏)合之於乾坤易簡,鳩摩羅什、梁武帝濫之於事理因果,則支補牽會,其誣久矣;迄陸希聲、蘇子由(苏辙)、董思靖及近代焦竑、李贄之流,益引禪宗,互為綴合,取彼所謂教外別傳者以相糅雜,是猶閩人見霜而疑雪,雒人聞食蟹而剝蟛蜞也。老子之言曰「載營魄抱一無離」,「大道泛兮其可左右」,「沖氣以為和」,是既老之自釋矣。莊子曰「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是又庄之為老釋矣。舍其顯釋,而強儒以合道,則誣懦;強道以合釋,則誣道;彼將驅世教以殉其背塵合識之旨,而為蠹來茲,豈有既與!【按:老子之旨具体表现为“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的本体论。“ 冲气以为和”的宇宙论,和“载营魄抱一无离”的修身治国论,这三个方面是《老子》对自己宗旨的诠释。如用庄子韵话来为《老子》宗旨做注脚,则“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形,缘督以为经”(《庄子·大宗师》)一语即可概括。】

夫之察其悖者久之,乃廢諸家,以衍其意;蓋入其壘.襲其輜,暴其恃,而見其瑕矣,見其瑕而後道可使復也。【按:王夫之选择了这种“推衍归谬”,即顺着老子思路,使其论理向前发展,贯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暴露老子思想的本来就有的荒谬。这种用对手自己的思想去驳斥他自己原本的思想,使之没有反驳的余地,这是对老子思想最有力的一击。王夫之认为:只有这种方,才是批判《老子》最锐利的武器。】

夫其所謂瑕者何也?天下之言道者,激俗而故反之,則不公;偶見而樂持之,則不經;鑿慧而數揚之,則不祥。三者之失,老子兼之矣。【按:《老子》的缺失最重要的是三个方面,一是老子有见于凡俗之鄙陋、浅薄,故意提出相反之论,以显出自己的超脱。因是有激而故反之,所以又陷入相反的一偏。有陷溺就“不公”。二是老子对一些方面偶有所见,就将此偶见持为一般原理,以为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而因所倚所持多为偶然之见,非为正道,故“不经”。三是老子历记成败教训,有一些慧识,而穿凿之以为历史通则并数数张扬,这将招致祸害,则“不祥”。】

故於聖道所謂文之以禮樂以建中和之極者,未足以與其深也。雖然,世移道喪,復敗接武,守文而流偽竊,昧幾而為禍先,治天下者生事擾民以自敝,取天下者力竭智盡而敝其民,使測老子之幾,以俟其自復,則有瘥也。文、景踵起而迄昇平,張子房、孫仲和異尚而遠危殆,用是物也。較之釋氏之荒遠苛酷,究于離披纏棘,輕物理于一擲,而僅取歡于光怪者,豈不賢乎?司馬遷曰「老聃無為自化,清凈自正」,近之矣。【按:《老子》之旨究在何处?司马迁的一句话“老聃无为自化,清净自正”庶几近之。王夫之在《老子衍》中对老子的解说与评论,多就此点发挥!……。】

若「猶龍」之嘆,雲出仲尼之徒者,吾何取焉!歲在旃蒙協洽壯月乙未,南嶽王夫之序。

【按:《老子衍》“废诸家”注解之“悖”、原汁原味地对《老子》进行衍绎的诺言,在很多篇章中办不到;也有不少地方,根本没有办衍绎,遂改为强词夺理地硬争;又有若干地方,王夫之自认为是对《老子》致命的一击,而实际则是王夫之自己没有分清那些是《老子》的内容、那些是注释家注解的内容?遂把“诸家”注解之“悖”、之“诬”也当成为老子的思想来批判,反而为《老子》洗刷了不少的误注和误解;更常见的是使用了种种诡辩的方!……。】

本文链接的文章如下:

1:《老子衍》(百度信息)

2:《老子衍》清·王夫之(个图)

笨瘴淮,2019-08-09|

3:认可、批判与误解:王夫之的老子观

谭明冉,《船山学刊》,2020年第二期

这正是:

夫之难衍五千言,儒派思维浅又偏;

博大精深哲理道,犹龙孔喻亦非谦。

相关文章

初夏
观尼亚加拉瀑布
敦煌莫高窟
初夏
夏日有吟
立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