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读《三玄·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有感(4)

2022-04-25 49 0 举报/投诉

七绝《三玄·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有感(4

201893

人老将至,整理文稿,得诗一首(参见附录):

范蠡隐陶号朱公,

与老思哲一脉通;

因势利导循大道,

政神商圣世留名。

附录《三玄·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有感(4

本文专门谈一谈与《道德经》有关的“老子与范蠡”的问题。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的很长一段文字,是记载范蠡如何帮助越王勾践兴越灭吴的。今天读这段历史,不难发现,范蠡的思想正与老子的思想一脉相承。【北魏李暹为《文子》作注,就曾指出:文子“姓辛,葵丘濮上人,号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此乃计然即老子弟子文子的重要文献证据,正是这条材料使我们可以将范蠡与老子的学术联接起来。从年代上来看,范蠡在老子之后约四、五十年,而计然正好处在老子与范蠡之间,他就是老子之弟子文子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越王勾践世家》中所记载的许多范蠡的话,反映出了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所师承的老师必定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这些思想(表):

序号

《史记》

《老子》(章数)

备注

1

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未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30

夫兵者,不详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31

祸莫大于无敌69

俭武

偃武

慎兵

2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事。”勾践曰:“诺。”

夫唯不争,故无尤8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9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22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柔弱胜刚强36

天下莫柔弱于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

易性

运夷

3

勾践之困会稽也,谓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遂不为福乎?”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58

顺化

4

居三年,勾践召范蠡曰:“吴已杀伍子胥,导谀者众,可乎?”对曰:“未可。”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唯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复问范蠡, 蠡曰:“可矣。”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57

故曰:坚强,死之徒也;柔弱,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兢76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33

以奇用兵

5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越大破吴,吴王请成,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 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 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亡会稽之厄乎?” 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

慎终若始,则无败事也64

守微

6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 “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以上均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8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成身退,天之道也9

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23

成身退

7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见《史记·货殖列传》)

知止所以不殆32

成遂事而弗名有也34

圣人为而不有,成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77

成弗居

从思想线索上看,范蠡的治国思想及实践是继承了老子的。他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实践了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中包含有出世和入世的思想。庄子是体现和实践出世思想的一位道家传人;范蠡则是老子入世思想实践的第一人,而同时又是老子“成身退”思想实践的第一人!……。

范蠡的实践活动是在老子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具体的灵活运用!比如范蠡在政界“成身退”以后,因势利导,变换领域,循道而行,仍以积极的人生对待自己。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老子的教诲,在商业上重整旗鼓并且取得了令后人称道的成就。二十二年谋吴之后,“十九年三致千金”是他人生的二个阶段。《史记 货殖列传》对此有详细的记载。范蠡的一生,造就了《史记》中两段精彩文字!……。

(参考《老子与范蠡》一书)【按:老子与范蠡》王振川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1。《老子与范蠡》主要内容包括:老子、范蠡与西施,老子与范蠡的思想关系,老子出生地考,老子与文景之治等。书后附有老子范蠡年表、《老子语录》、孔门弟子录等。】

本文链接的文章(书籍)如下:

1:范蠡(百度信息)

2:老子与范蠡的思想关系

王老的博客,2011-01-22 (转载)

3:老子与范蠡》王振川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1

4:《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司马迁著

5:《史记·货殖列传》司马迁著

这正是:

范蠡隐陶号朱公,与老思哲一脉通;

因势利导循大道,政神商圣世留名。

相关文章

初夏
观尼亚加拉瀑布
敦煌莫高窟
初夏
夏日有吟
立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