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子·月下独酌
(新古词/新诗韵)
月升东,树荫浓,依松把酒过三盅。斟否?斟否?松问我,再饮三杯脸不红。
月居中,影无踪,乍醒寒霜透襟胸。梦断南山嫌醉短,愁云照旧又随风。
于云烟轩
【白话】
月亮从东方升起,树阴很浓。我背靠松树,在月荫下舒心惬意地喝起了酒。酒过三杯,松问我说:“还要喝吗?我给你斟上吧!”我说:“行啊,再喝三杯不会醉!”喝着、喝着,不知不觉月亮爬到了中天。万物的影子不见了,我也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等酒后醒来时,衣襟全被霜露淋湿,正是这一丝丝冰凉把我催醒。可惜啊!在这故乡的南山,我醉得太轻、梦得太短。现在,这醉前的愁云又随风瓢来,时不时地遮暗了月亮。
【说明】
《捣练子》,词牌名,又名《深院月》、《杵声齐》等。单调为二十七字,三平韵;另有双调,双调是单调的重复。原咏捣练,写妇女怀念征人而得名。古代妇女每到九月便为远方征人准备寒衣,先用棒槌在捣衣石上把布帛敲洗干净平软,然后晾干缝制成寒衣。这种捣练声最能勾起**对远方征夫的思念。单调,二十七字,平韵;另有双调的,双调则是单调的重复。新古词《捣练子》虽不拘泥于词律,不按调谱填词,但句数、字数必须与之相一致,且须依诗韵,尽量依诗律避免三平尾和三仄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