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溪泛排排律一首·步韵和杜悦鸣《九鲤溪用东坡百步洪韵》

2022-04-24 39 0 举报/投诉

赤溪泛排排律一首

步韵和杜悦鸣《九鲤溪用东坡百步洪韵》

吴敬禧

2022.3.9

赤溪泗夼飘洪波,悬河泛筏如飞梭。

拊摩濑石浮宕下,荡击滚浪冲拍磨。

水师驾篙如舞戟,乍起乍落惊跳坡。

浪花迸溅泼沫雨,坐倾晃曳风摇荷。

定篙岸壁弯急转,卷澜洄溯旋漩涡。

霍然碧潋潭镜静,水天照映攸明河。

我痴溪境辟胜景,报德故里长张罗。

前濛壑雾乱棘刺,远影崖嶂浮铜驼。

续然度越淡然去,才见逶迤犹委蛇。

从来漂泛第一濑,那堪墟野空巢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余何(借)

嗟叹无凭复逝水,何将复兴诗乐呵。

【散记】
九鲤溪,位于赤溪上游。泗夼濑,乃赤溪湖里大溪心砾滩与绝壁相间豁开一道溪沟,其以濑陡而流激而闻名,素有“漂流第一濑”之称。濑之上,有湖里潭,之下延流乌石港,皆水面宽广悠长,砾滩溪光融融,绿水碧波荡漾,溪山风光旖旎。濑之长,约七八百米,落差二十几米许,流倾奔泻,滔滔滚滚,似玉龙飞驰;浪烟岚起,幻幻雾雾,泛犹白云飞渡;流水潺潺,浪声叠起,如钟磬悦耳。泛筏其上,宛若溜竹下山,电掣风驰,势不可挡;坐筏迭宕,晃倾溪浪,胜荡秋千摇篮。丰水季,以乘湍流极速飞驰,跃入数丈激流漩涡,刹那悬落激涛惊心动魄,豁然转攸粼粼敞静清潭,戛然浪消流息漂浮镜水,忽而飞驰奔腾,忽而迭宕冲刺,忽而悠然漂泛,以极之一扬一跌、一惊一悦、一动一静尽然转换于一瞬之间。然泛筏于此,倘稍有不慎,则或遇折排、翻排之险,故而上游非泛排技艺精湛者多不敢流筏此濑,下游排工更无人敢以问津。1992年余职外集结同僚乡亲先筑两县楼辟竹筏漂流,以济故里扶贫,力排重重困扰,兴荣十余载,及离后竟遇荒野,迄今未复,未免惋惜至深。今又品读余之先舅公杜悦鸣《九鲤溪用苏东坡百步洪韵》,然感触至切,特斗胆和韵一首以志念之。

【附】杜悦鸣《九鲤溪用东坡百步洪韵》

九鲤溪用东坡百步洪韵

余少家居,春秋佳日,辄使人放竹筏游溪中。溪流乱山中,曲折纡徐,绵数十里,而抵于海。每历一滩,乱石嵯峨,飞流澎湃。水师执篙鹄立,前纵后送,以争一线之路。轻筏簸扬起落,格石阁阁有声,稍一失慎,竹筏立碎。故非精于技者,不能御;亦非山中人,不敢游也。读东坡《百步洪》诗,恍然风水之状,爰次其韵以追记之。

忆昔清溪泛绿波,飘飘竹筏如轻梭。
溪回山促百川合,急流乱石相挝磨。

水师使篙如舞戟,轻筏下驶如跳坡。

目眩耳震山涧雨,坐倾众乱风中荷。

一篙电掣庆脱险,怒沫千点成漩涡。

平川既决澄江静,水天一色明秋河。

游鳞拨刺鸥鸟没,凉飙习习吹轻罗。

回视云烟来径绝,峰峦起伏驰明驼。

一自风尘寄京洛,十年此景犹委蛇。

况复河山峰火劫,千里赤地空巢窠。

弟兄南北各星散,百般烟月如愁何。

安能摇笔三千字,遍和公诗凌寒呵。

附:《百步洪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前半描写水势,后半表达佛教的世界观,水融,浑然一体。二者相联系的媒介是速度。由水速写到“一念”、“千劫”,水流虽快,但比不上世事变化之快。作者在这里感慨人生有限,宇宙无穷,也就是《前赤壁赋》中所表达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意思。全诗运用大量丰富、新鲜、贴切的比喻,笔墨淋漓恣肆,行气如虹,充分体现了苏诗的特色。

作品原文:

百步洪二首(并序)

王定国访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与颜长道携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时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伫立于黄楼上,相视而笑。以为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定国既去逾月,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以为陈迹,岿然而叹。故作二诗,一以遗参寥,一以寄定国,且示颜长道、舒尧文邀同赋云。

其一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余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

其二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磨。

不似长安闾里侠,貂裘夜走胭脂坡。

独将诗句拟鲍谢,涉江共采秋江荷。

不知诗中道何语,但觉两颊生微涡。

我时羽服黄楼上,坐见织女初斜河。

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

奈何舍我入尘土,扰扰毛群欺卧驼。

不念空斋老病叟,退食谁与同委蛇。

时来洪上看遗迹,忍见屐齿青苔窠。

诗成不觉双泪下,悲吟相对惟羊何。

欲遣佳人寄锦字,夜寒手冷无人呵。

【附】尚秉和《杜悦鸣祭文》

杜先生悦鸣,讳琨,世居福建福鼎县九鲤村,尝号九里散人。遭乱,徙家乌杯溪上,筑三余山馆以居,又自号三余道人。其先数世一身,亦世世为秀才,有诗名。及先生始有兄弟三人,而先生居季,诗名尤著云。先生九龄丧父,孤露能诗,尝于清明日赋《春游芳草三十章》,遍押上下平韵,出语秀丽,大惊其邑人。代兄为童子师,年十六游学霞浦,肄业省立第三初级中学,毕业后入福州理工高级中学,逾年往北平入中国大学预科习文学,又二年毕业,年二十有二,婚于霞浦王氏。继入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系,与黄之六(黄寿祺)同窗,并师从我学习《易经》兼诗古文辞。于是二子昼则占毕于校中,夜则集槐轩讲授,虽夏日酷暑,淫雨冬夜,大风雪祁,寒无或辍,如是者约四五年。于是二子能以治《易》名,诗古文辞更翘然而出其类。

杜先生在中国大学任教时,著有《北游吟草》诗集,成《张氏词选校注》四卷,《作诗讲义》两卷、《平范》一卷,归闽后又与仲兄柳波编纂《闽东诗抄》十余卷、《三余山馆诗话》一卷、《霍童唱和诗》一卷,及来中国大学又纂辑《文字韵学》一卷,其他杂著未成者尚有《说文札记》《读史随笔》等若干卷。观杜先生集中诸作,藻采华瞻,而长篇排律典切精深,阴阳开阖,吞吐万状,虽当世老宿亦莫之过。惜哉,先生于中华三十二年三月二日病殁乌杯故里,年仅三十有四。君之卒,之六哭之痛,吾欲志其墓以塞其悲。

清进士易学家行唐尚秉和

【注】尚秉和出身于世代耕读之家,生于公元1870年(清同治十九年)。他资性聪颖,早年肄业于本邑龙泉书院,后游学于保定莲池书院,师事国学吴汝纶(曾国藩弟子),专攻古文经史之学。

相关文章

初夏
观尼亚加拉瀑布
敦煌莫高窟
初夏
夏日有吟
立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