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好-向世界传递发展信心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3月10、11日,春意盎然,中国年度政协、人大闭幕。综合国际在线网消息:连日来,海外媒体持续高度关注2022年中国传递的重要信息。在美霸煽风拱火引爆“乌俄战火”欧洲危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的当下,中国释放的民生安居信号、经济增长目标和十四五发展举措尤其成为外媒关注的焦点。
新加坡《海峡时报》3月10日发表题为《中国实现增长目标可提振地区经济》的社论称,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仍为今年经济增长设定了雄心勃勃的5.5%的目标。5.5%的新增长目标仍高于世界银行预测的5.1%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4.8%。中国承认,实现这一目标将是一项艰巨任务。上周在全国人大年度会议开幕式上所做的工作报告说,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社论指出,在对中国十分重要的一年里,5.5%的增长目标对于维持社会和经济稳定——包括确保稳定就业和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是至关重要的。今年中国将召开五年一次的全国代表大会。社论还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将包括财政、基础设施投资和货币宽松。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对世界来说,中国能够实现其目标将是一件好事,因为与增长5%相比,中国实现5.5%的增长目标将使全球经济增长提升0.1个百分点。对于与中国有着密切贸易关系的地区国家来说,这将是整体暗淡前景中的一个亮点。
西班牙埃菲社报道指出,期间,中国宣布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5%左右的目标,再次显示出稳定经济增长的决心和信心。该报道指出,虽然与去年中国经济增长了8.1%相比,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有所下降,但这仍然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因为这一目标处于经济分析师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范围——5%到5.5%区间的上限,是一个相对较高的目标,这一目标显示出中国经济的稳中求进,继续增长可以说是在高基数上的增长。
马来西亚《东盟邮报》报道称,基于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和考虑,中国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设定了今年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该报道称,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中国的未来发展建立在稳定的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之上。报道还表示,中国在疫情防控和克服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方面取得了很大成。
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指出,3月5日,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时,中国国务院总理表示,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报道指出,中国总理还阐述了一系列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措施,其中,文章特别关注到中国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一方面,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另一方面,大力改进**留抵退税制度。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报道称,今年中国工作报告提出中国将积极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报道提到,中国倡导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是今年工作报告的亮点之一,中国致力于实现碳中和,停止高排放项目的建设。
此外,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网站3月9日也发表一篇文章称,从中国一年一度的立机构会议传出的大新闻是,2022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将是“5.5%左右”。这个目标的高度令我们印象深刻——5.5%位于我们所找到的所有关于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测数字区间的最高端。
该文章认为,中国希望在2022年实现相对较高的增长率,意味着今年的计划将会比大多数人的预期更有力度。可以预期更宽松一些的货币政策、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增加,以及国有企业留存利润用于支持公共投资的大幅上升。
该文章表示,与较高增长目标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并没有表现出其新冠疫情防控“零感染”策略将会有动摇的任何迹象。文章指出,在2021年底,中国曾得出结论称,通过对受影响社区进行隔离而让其他地区正常运转,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已经被证明是有效和低成本的。最新的工作报告赞扬了防控措施的成执行,但没有包含任何对目前政策作出调整的内容。
文章还指出,期间的工作报告和国家发改委的报告都强调在评估能耗强度方面需要“适当弹性”,并在能源转型上采取“有序”方式。这与最近几个月发出的信息一致,在脱碳方面强调能源安全和渐进主义。文章注意到,的信息并未表明中国到2030年达到排放峰值和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有任何变化。由此认为,将加强对能源独立的关切,包括加强国内能源生产、进口来源多元化和发展可再生能源。
又据路透社3月8日报道,美国花旗银行集团分析师表示,随着石油和大宗商品**飙升,俄罗斯-乌克兰危机将削弱全球经济增长,但中国推动经济稳定的努力和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强势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冲击。
报道称,受俄乌冲突影响,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飙升,市场波动剧烈。花旗银行集团分析师内森·希茨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如果紧张局势持续或进一步升级,对今年增长前景的下调可能需要以百分点来衡量。”报道指出,中国上周六强调经济稳定是首要任务,因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5%左右。花旗银行集团认为,这一增速“以任何标准衡量都是可靠的”。
笔者认为,正当世界处于百年世势大变局之即,刚刚闭幕的中国,向世界传递了中国14亿人民,任凭风浪起,专心致力于本国民生发展之信心,对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是个满满的正能量。特赋《春光好》为评为纪。
微风暖,
旭阳闲。
众心圆。
喜看借潮推力,
顺春源。
瞩目双会,
希望点亮河山。
安妥推施民乐事,
稳行船。
——2022年3月12日凌晨时事诗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