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感父

2022-04-21 45 0 举报/投诉

暖风拂柳惹愁绪,游子忆父动离情。
经年苦恨繁霜鬓,岁月消磨铸瘦形。
田畴稻畈急风雨,柴门茅屋胜闲庭。1)
炎炎夏夜粗衫透,嗡嗡蚊虫酣梦醒。2)
晓起农事天挂月,晚归桑麻夜闪星。
朔风呼号伫堤埂,威寒彻骨躬篱荆。
滚滚洪涛天地坼,皑皑白雪乾坤凝。 (3)
禽畜谷廪期实满,瘟疫旱涝恰横行。 (4)
暮色苍山荒野径,落霞残阳肩挑影。 (5)
嘱咐努力惜韶华,叮咛勤奋舞长缨。 (6)
学海无涯多风浪,书山有路尽泥泞。 (7)
坎坷常忆高堂语,艰辛细品家训铭。
今春大寿感家父,敬作诗文祝相迎。

注解:
感父 :感恩父亲。
(1) :由于当时农作物 价 格低廉,靠种稻谷难以维继我们弟兄两人学习和生活的费用,于是父母在家乡
河的那一边,用树木、茅草等搭建了一个茅屋,养了200多只鸡、300多只鸭,靠卖家禽、卖禽蛋
来维持我们兄弟的费用,一住就是十四年,即使春节都是在那茅屋中度过的,都没有回家过个团
圆年。“胜闲庭”只是一种自嘲的写,那时不知道多苦呢。
(2) :当时父母搭建的茅屋因为离村距离太远,无通电,一到炎热的夏天晚上,热得衣衫都湿透
了,虽然点了蚊香,但野外蚊虫太多,父母往往在睡着后被蚊虫咬醒了。
(3) :前句指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和1999年湖北鄂州地区特大水灾,这两年家中颗粒无收;后句
指从我记事以来的几次特大雪灾,也对农作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影响了收成。
(4) :指2003年非典和2005年发生的禽流感,家中家禽几乎全部死亡,那几年又发生了旱灾、洪涝,
经济极度拮据。廪(音:lin,第三声),指存米谷的米仓、谷仓。
(5) :指我刚上初中的时候,当时寄宿住校,父亲在傍晚挑了一百多斤大米送到学校食堂,当时住校
吃的饭是自家送来的大米做的,如果不送大米,就要饿饭。
(6) :指父亲把大米送到学校食堂后,又来到我的教室,殷殷告诫我珍惜青春韶华,好好读书。
(7) : 指自己从小学到大学艰辛的求学经历。
铭:指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警戒自己的文字。这里是指受父母感染在我们家自然形成的家
规家训。
高 堂 :指父母。

附:同类诗词

西站送父归夷陵

流浪漂泊久违家,离合悲欢已无暇。
汽笛声摧游子泪,飞车撩动心霜花。
不惑多病劳亲友,古稀颠沛客京华。
酣梦又到春江畔,朝泛兰舟暮赏霞。

注:
夷陵:古代指湖北宜昌地区。“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夷陵”。
写作背景:
昨天去西站送父亲回宜昌,内心戚戚然,今早醒来,犹未减也,乃提笔抒怀。

父亲节感赋

夏日柳荫长,石斛万点香。
清风西南来,白云轻飘荡。
翘首向夷陵,跬步高楼望。
游子心郁郁,倒海翻江浪。
远树皆迷离,山川尽苍茫。
极目遥天外,征鸿字一行。
问讯总怯怯,欲语多惶惶。
故篱田埂边,可见父安详?
忆昔孩提时,淘气又顽强。
尽兴杂耍归,动筋带骨伤。
星驰连夜赶,疗病煨药汤。
及我懵懂日,牵首拜孔堂。
暮色过烟峦,肩挑越河梁。
嘱咐勤努力,叮咛攻书乡。
谆谆告慰语,澄澄心敞亮。
炎炎蒸暑气,昏昏茅草房。
粗衣浸汗渍,蚊螂绕屋猖。
青灯补钓笼,柴火耀门塘。
洪涛坼天地,威寒裂袖裳。
人间多至爱,怎及比高堂?
幸为尔人子,深恩无以忘。
总做京华客,不能亲奉养。
念此感不孝,堕泪连颊淌。
诚心共祝愿,天下父母康!

相关文章

初夏
观尼亚加拉瀑布
敦煌莫高窟
初夏
夏日有吟
立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