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选玉琢磨:霜天晓角·梦中梦
挑云研雪。举椽题帛月。
饱蘸举高淋沥,天与地,全白洁。
梦绝。仅一霎。身卧斑竹筏。
夹岸桃花烟水*,缭绕处,有一穴。
注: ○词眼凡二十六则用语条*之六: 挑云研雪。[王碧山]*
原词:佚
注:[王碧山]*: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注:夹岸桃花烟水*,取自晋·陶渊明之《桃花源记》
夜长梦短,展帛濡墨舒毫记梦之余,常患剪灯阅古之瘾。万籁无息,星月伴明。徜徉书海,任吾一人。赏心悦目远胜偶浮三大白之多多矣。近涉词话,如孤舟泛湖,漂泊于万顷之上,感叹碧波浩渺无垠。古今词话 [清] 沈雄撰○用语又已琢磨告罄。今又见<词旨> 元 陆辅之撰之词眼凡二十六则○条目下,所推列宋词中被赞赏为“词眼”的语句,同样填玉缅翠,七宝盈盘,启示绵绵。于是,赏悟之余,继续学先贤,借古英,创新美,选玉琢磨,“脱胎”*,戏填新词。
选玉琢磨:霜天晓角·梦中梦
挑云研雪。举椽题帛月。
饱蘸举高淋沥,天与地,全白洁。
梦绝。仅一霎。身卧斑竹筏。
夹岸桃花烟水*,缭绕处,有一穴。
注: ○词眼凡二十六则用语条*之六: 挑云研雪。[王碧山]*
原词:佚
注:[王碧山]*: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注:夹岸桃花烟水*,取自晋·陶渊明之《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