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On tears:
名词;眼泪,tears
动词:Tears: 啼,涕泣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英雄抱恨长
写于September 5, 2021
人流泪的行为主体是眼睛, 也称目,流泪的行为是滴下,流下,淌下,洒下等,成为滴滴状,圆形,蛋形, 屎形,月形等。 眼也称目,目是更古老的语汇,象形。 方言区还保留有目 ,如四川等地,眼睛滴下的泪水就叫泪,从水从目, 眼睛二字是形声字,后起,但是北方基本都用眼睛,不用目,所以成都地区, 泪水,也被称为眼水,眼睛水,眼泪,眼泪花儿,眼流水,眼睛水儿,眼泪水,等,万荣地区称眼泪为泪颗, (泪粒?)扬州称眼力水。粤语廉江用汁,称眼汁,哭的时候要挤出汁泪。 赣语则多处方言用目汁, (长汀,武平,坪畲,连城)
客家话则更多彩: 眼泣水, 眼鼻水, (瑞金,石城),以汁代泪,代水,代滴,多处县城有眼汁的共同语汇,眼汁和目汁平分秋色。官话:内蒙古说:眼蛋蛋。
https://zh.m.wiktionary.org/zh-hans/%E7%9B%AE%E5%B1%8E
闽语则很不同: 有泽,水,目滓 目屎,如泉州就用目屎和目滓(zi, chai,整个闽南地区包括台湾都使用目屎,而槟城则是目油. 吴语多是眼泪水,眼泪水儿,只有丹阳叫眼月, 流眼月,可风流?金华则是眼漏, 漏和泪,近音,或义通。
西方拼音文字的英语眼泪为tear,啼儿, 不见eye water, eye poopoo,或eye peepee, 目屎目尿。令人奇怪的是全华夏没有等同眼泪为眼尿的。
From <https://zh.m.wiktionary.org/zh-hans/%E7%9B%AE%E5%B1%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