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夏日荷塘赏析
赏析:张卫国
此诗是一首题图诗,有图片四张,分别为满塘荷叶与盛开的荷花、黑水鸡携幼鸡在荷塘游玩、翠鸟虎视眈眈准备扑鱼、风筝在荷塘上方飘动的情形。
1、首联——盛夏街头热浪翻,荷塘深处似蓬山。
开篇点明节令“为盛夏”,正是荷花盛开之季,街头热浪翻滚,公园的荷塘恰似蓬莱仙山,荷叶田田、碧绿无垠,为盛夏送来阵阵清凉。
“蓬山”,此处用典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开篇“热浪翻”用夸张修辞,接着用“蓬山”做对比,一闹一静,引人入胜,夺人耳目!
2、颔联———水鸡携幼随心荡,翠鸟凝眸锐意瞻。
随心荡,采用的是拟人手,一个“荡”字,把黑水鸡带着幼鸡四处嬉戏之态刻画的活灵活现。“锐意瞻”,采用的同样是拟人手,把翠鸟锐意进取、展翅欲飞的情形展示的惟妙惟肖,静中蕴动,和谐有趣。
两张图片呈现的是赏心悦目的黑水鸡嬉戏和翠鸟注视水面的情形,蕴含着“悠闲、恬静、自然、和谐”的意趣,把读者的心带进“飘飘欲仙”的境界,尽情领略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从而与首联的“蓬山”仙境相契合。
3、颈联———偶有风筝惜秀色,误将莲叶作娇颜。
此联转折,镜头由荷塘转到空中。风筝原本是往“蔚蓝的天空”飞的,这只风筝却把“碧绿的荷塘”误作了天空。此处用典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并用一只风筝巧妙地将天与荷塘联系在一起,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
此联拟人、夸张、比喻多种修辞手并用,具有极大的语言张力和视觉冲击力!
4、尾联———品茗对弈无归绪,疑在西湖六月间。
此联扣题“荷塘”,作者犹如置身仙境,流连忘返,如醉如痴,读者看到这里,也会产生强烈共鸣的!此联用典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把西湖美景与此处美景相媲美。“疑”字用得很妙,充分展示了作者身处雅境、不辨”是非“的“醉态”!
纵观全诗,虽然是一篇“描景状物”诗,却因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从而把静态的荷塘描摹得动态十足、情趣盎然!作者把荷塘中的野鸭、翠鸟、风筝和悠闲的拍摄者、游人都写进了诗中,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形态,各有各的乐趣,彰显出一幅和谐的“生态文明”图,堪为题图诗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