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字符镇,号云林,元四大家之一。出身富裕,父亲和曾祖父都是富商,他自己对从商没兴趣,十足文艺范儿,把他家的钱都用来买了珍贵书籍、古董和书画。元代末年,倪瓒的田产所剩无几,钱也花得差不多了,索性抛弃家庐田产,隐居去也。
倪瓒画像
他非常孤傲,从不和富人和俗人来往,对当官更是相当不屑。不过对高雅的文友,不但礼遇而且照顾。后来也证明他的出走,也让他在老年时过得较平静,避免了政治的烦扰。
张雨 元代 《倪瓒像》
他有严重洁癖,而且极度傲娇,整个人就是奇葩来着。
不信你看:
1.倪瓒每天洗头时要换水十几次,穿戴衣服时也得调整无数次。自己使用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每天都要有两位专人来经管,随时负责擦洗干净;客人来访离去后,客人坐的地方必须重新刷洗,每天穿戴的衣服与帽子,都要拂拭数十次,庭院前面栽的梧桐树,每天早晚也要派人挑水揩洗干净,因此硬把梧桐树清洗死了。
李可染画的《倪迂洗桐图》
2.他的书房里,标配不光是书,还有书童,两个可怜的小仆人每天拿起扫帚就像吃了炫迈,根本停不下来。就连院里的桐树,也得从树叶洗到树皮,全部光洁如新。长此以往,蓬勃如同朝阳的桐树不堪受辱,竟死了几株。
3.一次,倪瓒和朋友一起谈论诗文,要泡好茶招待,就命仆人到七宝泉打水。水打回来之后,倪瓒交代仆人:提在前面那桶水,拿来泡茶;提在后面那桶水,拿去洗脚。」他朋友见状,心中感到好奇,追问原因。倪瓒说:“前桶的水,一定干净,所以用来泡茶,后桶的水,恐怕已经被仆人的屁所污染了,所以只好拿去洗脚啦!”看来即使较真如倪瓒,也完全没考虑到仆人也许会打喷嚏的问题嘛。
4.再有,倪瓒首创了许多香茶的饮法,如“莲花茶”和“清泉白石茶”,也因此名噪一时。宋朝宗室后裔赵行恕,慕名前来拜访,却在饮清泉白石茶时神色如常,引起倪瓒不悦——居然品不出我的茶的好,以后不和你玩了。竟然就此与赵行恕绝交。
《琪树秋风图》
5. 即使沦落入狱,在吃饭的时候,倪瓒也要求狱卒把碗举到与眉毛同高,不然狱卒的唾沫会喷到饭里。狱卒大怒,竟要把他锁到马桶旁边。私以为,对于洁癖来说,这真是要他命的节奏啊。
6. 有次,倪瓒看中了歌妓赵买儿,但又怕她不洁,于是让她反复洗澡。洗完以后,他总觉得赵买儿身上还有异味。洗来洗去,直到“东方既白”,只好作罢。好想知道当时赵买儿的心里活动啊……
7.一次,倪瓒留客住宿,因怕客人不洁,起夜好几次视察,终于听到一声咳嗽。这可不得了,一晚睡不好。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让仆童展开地毯式搜寻痰迹,可怜仆童实在找不到,只好指着一片挂着晨露的梧桐叶说是痰迹。倪瓒他便立刻闭上眼睛,蒙住鼻子,命令仆童剪下那片梧桐叶,并扔到十里之外。秦有赵高指鹿为马,元有仆童指露为痰……
8. 倪瓒的“香厕”,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用香木建了个空中楼阁,下面填土,中间铺满洁白的鹅毛,“凡便下,则鹅毛起覆之,不闻有秽气也。”可怜的小仆人在这个时候,就必须随时移走秽物,不然倪瓒就不高兴了。
9.还有一次倪瓒应邀赴宴。主人请宾客入席后,一个长了满脸大胡子的厨师端出了佳肴。倪瓒却在此时突然离席而去。主人诧异地追上去,问道:“发生了什么事?”倪瓒说:“胡子多的人一定很脏,这个厨师有这么多胡子,所以这顿饭不能吃了。”宾客听了,相顾大笑。看画像倪瓒你胡子也不少啊?
《幽涧寒松图轴》
自己一生不仕,对朋友们的入世为官也坚决反对。倪瓒的孤傲个性及洁癖确确实实地反映在他的画中:他不喜欢将画上色或在画中盖印章(画中印章皆为后人所盖),而且,只画山水,从来不画人,顶多画个凉亭。曾有人问他为什么都不画人,他回答说,“当今哪有什么人物呢?”可见他有多傲娇。
他的山水画结构简单,常常用“一河两岸”的构图方式:就是画中有一大片空无一物河横过画面,上下再加入两块河岸及一些小山石,深具他个人的特色“平淡萧疏”,他不随便附和流行或过度修饰,追求华丽。也因此,他的图有一种超逸的灵性,对后来明清的画家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是赵元于1352年作的《倪瓒写照》,看看书摆放得多整齐,倪大爷端坐在黄金分割点上,好傲娇哦!
倪瓒的画寒烟清静,很少有人,他宁愿偏执地画上一堆点。(莫非是草间弥生那个路子?元代没法儿诊断?)
既不见飞鸟,也不见帆影,傲娇倪的内心是孤独的,现实中完美的树都那么少,更何况是动物和人。
极简的“别墅”也非常便于打扫卫生。
《安处斋图》
《清閟阁全集》十二卷
《墨竹》
《水竹居》
(来源:书画与拍卖)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