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居于扬州画家有559人 扬州八怪应运而生

2021-12-28 88 0 举报/投诉

黄慎的《风尘三侠图》

4月16日,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馆藏“扬州八怪”书画联展将在扬州博物馆拉开帷幕,四家博物馆的73件(套)文物同场亮相,以“扬州八怪”的书画精神献礼扬州2500周年城庆。

7日,故宫博物院以及上海博物馆的展品清单同时出炉,共40件(套)“扬州八怪”书画作品精品纷呈,展现“扬州八怪”用笔奔放、挥洒自如的独特风格和创新精神。

据悉,“扬州八怪”书画联展展期为4月16日—5月18日,届时73件(套)“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将在扬州博物馆二楼八怪书画厅、明清书画厅与公众见面,其中故宫博物院30件(套)、上海博物馆10件(套)、南京博物院27件(套)、扬州博物馆6件(套)。

此前,扬州博物馆向社会征集该展览的主标题,近日,扬州博物馆从征集的名字中最终选定了“领异标新二月花”,作为“扬州八怪”书画联展的主标题。据悉,“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是郑板桥写给弟子韩镐的一副对联。

在故宫博物院提供的30件(套)文物清单中,15位“扬州八怪”名家作品都有收录,可谓“扬州八怪”的一次“最全合集”,全面展现“扬州八怪”不羁的性格。其中,郑板桥的《竹石图》、金农的《梅花图》等名家代表作,更是“扬州八怪”笔墨精神的深刻体现。

清朝以来居于扬州、寓于扬州的画家有559人,一批以卖画为生的画家群体——“扬州八怪”应运而生。因此,在“扬州八怪”的作品中,扬州是不可或缺的素材,上海博物馆的10件(套)展品中就有这样一幅作品。

上海博物馆的藏品黄慎名作《风尘三侠图》,画于扬州的双松堂。黄慎本是福建宁化人,雍正元年起寓居扬州鬻画为生,主要绘画艺术活动也在扬州。康熙五十八年,黄慎定居扬州,先后寓居李氏三山草庐、杨倬云刻竹草堂、杨星嵝双松堂以及美成草堂,以书画扬名。

“风尘三侠”的典故出自唐传奇《虬髯客传》,描写隋末唐初三位豪杰——虬髯客、李靖与红拂女的乱世生死情谊。黄慎的这幅《风尘三侠图》反映出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后,经济相对繁荣发达的扬州地区市民阶层的精神追求。

相关文章

毛笔字只有书法家才能写,不是书法家就没有资格写?
书法已被中医认定为养生之首,不同书体具有不同的养生功效
河北工会系统开展“送万福 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
江南百景图中,上海书法家们开笔贺岁
“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走进中国载人航天
永春县举行“百名书法家千福送万家”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