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山川 咫尺千里——隋展子虔《游春图》

2021-12-27 166 0 举报/投诉

《游春图》为随代画家展子虔所作,绢本,横80.5厘米,纵43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展子虔

展子虔(约545—618年),隋代杰出画家,汉族,渤海(今山东阳信)人。展子虔,约活动于6世纪后半叶(南北朝至隋代),历经东魏、北齐、北周、隋朝,到隋代为隋文帝所召,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他是现在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游春图》描绘了人们在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季节,到山间水旁“踏青”游玩的情景。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人物点缀其间。湖边一条曲折的小径,蜿蜒伸入幽静的山谷。人们或骑马,或步行,沿途观赏着青山绿水、花团锦簇的胜境。湖面上,一艘游艇缓缓荡漾,船上坐着的几个女子似被四周景色所陶醉,流连忘返。山腰和山坳间建有几处佛寺,十分幽静,令人神往。

《游春图》四处点缀着春天点染出的绿色,那些尚未长叶的树枝,也似乎感受到阳光的暖意,正欲萌芽。整幅画浸透着一股阳光般的暖意。

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眺:青山耸峙,江流无际,花团锦簇,湖光山色,水波粼粼,人物、佛寺点缀其间。笔法细劲流利。在设色和用笔上,颇为古意盎然, 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以浓烈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机。

■笔墨技法

所绘树叶,用有勾笔、散点画法,似不成形,却显得朴拙古拗。那山顶坡脚的点苔,劲健爽朗,显得浑朴谨拙。

《游春图》中的山峦树石皆用细笔勾勒轮廓,而不加皴斫,线条无甚大的粗细提按变化,然却显得朴拙劲朗;所绘人物全以细劲的线条勾描,纤如毫发,人物形态虽无太大的变化,然却神采奕奕;其画山水,更是一丝不拘,画面显得柔美流畅。

■构图布局

《游春图》的章法布置也极有特色。右上部分绘有崇山峻岭,山峦起伏,数峰叠起;右下部绘有土坡,低坡丛树,山路逶迤,既为崇山峻岭的下段延伸,又作为辅垫,使全图具有稳重感。《后画录》所评述展子虔的山水“远近山川,咫尺千里”。

元代冯子振题跋

■张伯驹捐献故宫博物院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清室被迁出紫禁城,末代皇帝溥仪被驱逐出宫,大量故宫珍宝被溥仪带到天津,后再被携至伪满洲国首都长春。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溥仪仓皇出逃,不少书画珍宝流落于东北民间。

古玩商家们更是蜂拥而至。北京琉璃厂玉池山房古董商马霁川最早奔赴东北,收购到不少字画精品。回京后,他将一些伪迹和平常之品售于故宫博物院,所得足以赎回本金;然后将一些真迹和精品售于上海以取重利,甚至勾结沪商辗转出国。

张伯驹

著名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得知马霁川得到了展子虔的《游春图》卷后,异常着急,唯恐此重要国宝被商贾转手售出国外。然而,与马氏接洽后,其索价八百两黄金更是让张伯驹先生进退两难!为免国宝流失,张伯驹先生一面请墨宝斋的马保山先生从中周旋,一面奔走告知各家古玩厂商,声明此卷有关历史,决不能流失出境,否则便是中华之罪人,使各商家有所顾虑。最终,在马保山先生的多次协商下,终以二百两黄金谈定。当时张伯驹先生因屡收宋元名迹,手头拮据,不得已将所居房产出售,才将《游春图》卷收归。

1952年,张伯驹夫妇把展子虔的《游春图》捐献国家。

■艺术成就

《游春图》的出现,结束了“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和树木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稚阶段,使山水画进入了青绿重彩工整细巧的阶段。

相关文章

毛笔字只有书法家才能写,不是书法家就没有资格写?
书法已被中医认定为养生之首,不同书体具有不同的养生功效
河北工会系统开展“送万福 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
江南百景图中,上海书法家们开笔贺岁
“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走进中国载人航天
永春县举行“百名书法家千福送万家”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