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
有着“北齐南黄”的说法。
“北齐”指的就是以画虾闻名于世的巨匠齐白石,
而“南黄”指的就是山水画大师黄宾虹。
有人说,“齐白石是建了一堵墙,把很多人挡在外面;
而黄宾虹则是开了一条路,让很多人能走进来”。
一生的艺术之路注定是孤独的
如今,来西湖玩的游客都会在
北山路西泠桥附近看到一尊黄宾虹面
对西湖写生的雕像,但他们中很多人是
经过导游介绍才知道他的名字。
而对于熟悉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人来说,
黄宾虹的名字一定不会陌生。
熟悉黄宾虹山水画的人都知道,
最初他的山水被称为“白宾虹时期”,
似乎在黄宾虹看来,
中国的山水画并不需要太多的颜色,
“黑”与“白”是他作品中最主要的颜色,
而“黑”是中国画中的一个修养,是积墨而成的,
一般积三遍墨即“死”,但黄宾虹能积十遍还看得到纸纹,
后来画坛上有人戏称他为“黑宾虹”。
曾经,黄宾虹与父亲开办过一间制墨作坊,
一边制模一边研究墨史,
慢慢了解了各种墨的特点,
也许是因为这段经历,
使得黄宾虹对墨的用法了如指掌,
以至于晚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在今天看来,
很多黄宾虹的佳作都被奉为精品,
但在当时却并没有得到画界的认可,
一般人都不理解而且看不懂。
当人人都在讨论改革艺术之风,
黄宾虹却被看作是食古不化的代表。
黄宾虹一生的艺术之路注定是孤独的,
他对中国绘画的独特理解,
其实是按照自己愿望去做的。
同时代的人不一定能够理解和接受。
所以好像是注定一批艺术的创新者和开拓者生前必然是孤独的。
1910年黄宾虹移居上海,
成为壹家古玩店老板,
有次家中被盗,
收藏的最心爱的古印壹夜间没了,
让他的古玩店元气大伤,这对他打击很大。
不久,黄宾虹有了隐士之心回到了安徽,
或许世外隐居是他内心真正向往的生活。
这壹时期他的绘画笔墨开始变为黑而密的积墨,
彻底走上了壹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很少有人喜欢,
黄宾虹对于绘画的研究也渐渐游离于时代之外。
但好景不长,
两年后壹场洪水打碎了他的归隐梦,
对于壹个年逾花甲的老人来说已算是十分残酷了。
黄宾虹当时面临的是艺术上无人认可,
归隐的愿望又毁于天灾,生活四处漂泊。
从少年学画到人生沈浮,从满腔热血到心静如水。
在60年生命中黄宾虹真正体会了什么叫世事沧桑。
如果看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会发现,
早期清新淡雅的笔墨已无法表达他的心境,
仿佛只有浓黑厚重的笔墨才能完全表达他的感情。
但从某种意义上看,
黄宾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却是他艺术上的大幸。
“我的画要五十年后才能为世所知”
此后黄宾虹开始四处讲学。
1933年春天,
70岁的黄宾虹只身一人来到四川清城山,
被这里的山川景色吸引,
当晚一口气画了十余幅《清城烟雨图》,
“若雨淋墙头,干而润,润而见青,
墨不碍色,色不碍墨也。”
黄宾虹给友人信中形容道。
此后他称这种山水为“雨淋墙头”,
指的其实是安徽民居上马头墙
在风雨侵蚀后留下的漏雨痕迹,
远看就像白纸上水墨润染的效果。
正是清城山给了黄宾虹超乎想象的内心自由,
同时,他找到了中国绘画的自由,
可以说是他的审美和清城山本身特征
不谋而合地融在了一起。
之后黄宾虹回到了上海,
已到古稀之年的黄宾虹意外地收到了
北平古物陈列所和北平艺专的邀请,
初到北平,黄宾虹沉浸在喜悦中,
与上海相比,或许只有北平才能
让他的艺术之路不再孤独。
但此后,北平沦陷,北平艺专被迫停课,
这一时期,
黄宾虹对自己多年的创作进行了深入地思考,
总结为“五笔七墨”。
经历动荡之后,
黄宾虹开始在北平古物陈列所讲课了。
此时北平的画家还是不接受他的绘画,
嘲笑黄宾虹的山水画为“漆黑壹团的穷山水”。
当初对北平的向往和理想再次受到打击。
黄宾虹在北平没有任何根基,
生活也很拮据,而他从不愿意以卖画为生,
话说回来,就算出于无奈要去卖画也没人欣赏。
艺术上隔阂使得晚年的黄宾虹在北平倍感孤独,
对于北平这座城市他已没有太多的奢望。
两年后,1948年,85岁的黄宾虹
突然收到了国立杭州艺专的邀请。
现在杭州西湖栖霞岭31号的黄宾虹纪念馆
成为了黄宾虹人生中最后壹个居所。
来到杭州后,黄宾虹心境从来没有这样安然。
1952年,年近90岁的黄宾虹得了白内障,
对于壹个画家来说,
视力受到影响意味着艺术生涯也就差不多了,
但黄宾虹还在借助放大镜画画。
在常人看来,眼睛看不清东西了,
近乎是壹种乱画状态。
但黄宾虹就是用心在画,
把自己山水画重新带入了壹个新的境界。
1955年,黄宾虹因病在杭州去世。
公祭会上,家属遵照遗愿将黄宾虹
收藏与自作书画捐献给了浙江省博物馆。
纵观黄宾虹的壹生,他从事过很多职业,
官吏、鉴定家、报社编辑、古董店商人等,
尽管他一生都没有离开过绘画,
但是他从未做过职业画家,
甚至从不出售自己的画作,
他并不在意市面上流行的绘画风格。
可以说黄宾虹的这条绘画道路是独壹无二的。
在黄宾虹生命弥留之际,
曾对身边的亲人说过,
“我的画要五十年后才能为世所知,妳们看着吧。”
自黄宾虹1955年去世到2005年,
正好50年,2005年以后,
中国在艺术品市场中黄宾虹的
拍卖纪录不断被刷新,
当年黄宾虹那句话果然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