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草书,宋代的米芾与元代的鲜于枢留下了两个名帖,让我们来看他们都是怎么说的——
米芾《论草书》,纸本,册页,纵27.4厘米,横37厘米,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亦名《张颠(癫)帖》、《草圣帖》、《论书帖》等,草书。随笔一则,是米芾一段评论草书的手札。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 米芾的草书取法晋人,从这幅草书中,可以品味出其对草书的见识。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米芾书法颠放舒展的独特风格,我们可以看出米芾在学习古人书法方面所下的功夫。他的草书虽不如他的行书那样气势开张,但也不同凡响。
放大了看一看——
【释文】
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辙。徒成下品。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光尤可憎恶也。
鲜于枢 草书《论草书帖》
鲜于枢的草书学唐代书法大家怀素之法而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件作品行笔潇洒自然,骨力劲健,真力饱满。为他的传世书法精品。。
放大了看一看——
【释文】
张长史怀素高闲,皆名善草书,长史颠逸,时出法度之外,怀素守法,特多古意,高闲用笔粗,十得六七耳,至山谷乃大坏,不可复理。渔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