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的意志——王秋人艺术作品展第三回”在清秘阁开幕

2021-12-27 196 0 举报/投诉

1月15日下午,由清秘阁主办,泰丰文化、宝续堂、重文堂、元社、太和艺术空间、北禅书院协办的“山水的意志——王秋人艺术作品展第三回”在北京琉璃厂清秘阁开幕。

▲王秋人生活照

王秋人,原名王丕,1966年生于上海,职业画家。现为元社成员、北京乐器协会古琴学术委员会理事、江西省古琴协会顾问、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曾被《中国书画》杂志提名为“中国当下最具学术价值的十位青年画家之一”,2006年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评为“中国收藏家关注的青年画家”。出版有《当代中国美术家·山水卷——王秋人画集》《澹然无极——王秋人作品集》《山水的意志——王秋人作品集》《典雅·中国当代工笔画名家作品系列》《雅韵·中国画的传承与超越》等。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王秋人系当代文人山水画的代表画家,本次展览主要展出了其山水题材的绘画作品四十余幅。这些作品画面色调沉稳古典,不追求形式的突兀奇异。主体部分的构图稳固、块面完整,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庄重感。也正是这种庄重感,使王秋人的画面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从容、沉着与仁和的人文气息,为观者带来了一种安稳与凝心的视觉享受。

▲开幕式现场

张公者、张世刚、马啸、孟繁韶、老圃、刘新惠、王有刚、徐家玲、李国华、何灿波、车前子、戴启和、刘显超、高英柱、李长风、殷艳秋、李宏禹、任莉莉、范银山、宋秦晋、王子勇、郭美、王可苡、张弘扬、徐扬、孟凯、孟扬等艺术家及知名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杨中良主持。

▲艺术电影《湖山静处》

▲嘉宾在现场观看《湖山静处》

开幕式伊始,现场放映了著名导演何灿波为王秋人拍摄的艺术电影《湖山静处》。嘉宾们跟随影片缓缓走进了王秋人山水画的禅境诗意。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杨中良主持开幕式

主持人杨中良评价这部艺术电影:“传统的观念认为,给艺术家拍记录片,一定要拍他背着画夹去写生之类,但秋人这部片子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呈现的更多可能性。王秋人笃信佛教,佛学禅理之于秋人,已经成为其艺术甚至是人生的精神支点。茂林古寺、暮霭烟尘、空谷幽泉,都是传统绘画经常表现的题材,将这些元素与现代视频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影片中一切虚幻与真实并非只存在于表象,而是他内心修行之时超脱自我的逍遥吐露。”

▲著名导演何灿波在开幕式现场发言

《湖山静处》的导演何灿波讲述了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拍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们没有采用任何脚本,而是选择用一种更轻松的方式去呈现艺术家想传递的艺术内涵。王秋人是山水画的代表画家,于是在素材的选择上我们更多的考虑了一些山水元素,以此来体现艺术家本人清逸高远的内心世界。”

▲荣宝斋画院教务主任老圃在开幕式现场发言

老圃就王秋人的绘画艺术发展历程作了简单的叙述:“王秋人的作品虽然内容、主题有所更替,风格样式几经变化,但是却一直在延续着对传统文化思考的脉络,并以此为底蕴,谋求当代绘画语言与图式的可能性。几乎在王秋人的所有绘画创作中,都无从寻找画面具像的描绘,即使有某些具像的结构,也已被抽象地悬置在画面上,整个世界被涵化提炼,成为一种形式或符号,它作为一种载体,将传统文化的实质推展出来。”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张公者在开幕式现场发言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辽宁省书协副主席张世刚在开幕式现场发言

▲一得阁有限公司董事长孟繁韶在开幕式现场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教学中心副主任、学术主持马啸在开幕式现场发言

▲著名拍卖师、艺术评论家刘新惠在开幕式现场发言

另有张公者、张世刚、孟繁韶、马啸、刘新惠等嘉宾参观了展览并先后发表了讲话,嘉宾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深刻解读了王秋人的作品内涵,并对这次展览予以高度评价。

▲王秋人在开幕式现场致答谢词

开幕式最后,王秋人就自己选择在清秘阁举办这次展览的原因做了概述,并对到场的嘉宾和众多书画艺术家,以及此次展览的幕后工作者表示感谢。

▲嘉宾在展览现场合影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月23日。

艺家谈

在“山水的意志”展览现场,艺加拍卖专访了本次画展的主角王秋人老师,就这次画展举办的初衷,画家的创作历程、创作心态与艺术面貌等进行了对话。

▲画家王秋人在展览现场接受艺加拍卖采访

艺加拍卖:这次在琉璃厂清秘阁举办第三回展,您感觉和之前两回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王秋人:实际上以“山水的意志”作为我个展的标题是第二次,因为前两次都在太和艺术空间做的个展,所以这个第三回只是代表了在北京做个展的次数。

百年琉璃厂是北京文化的一个地标,而清秘阁又是琉璃厂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家,其精神渊源可以追溯到元四家倪云林,他的藏书阁名为清秘阁;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诸多重要人物都和清秘阁渊源深厚,如乾隆与纪晓岚,鲁迅、齐白石、陈半丁等等;清秘阁可阅读的历史记忆和其内在精神指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浓缩和象征。在清秘阁举办“山水的意志”这场展览,是因为我想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向古代先贤致敬。我的作品会成为清秘阁历史记忆中的一部分,这个时间、空间赋予了我特殊的经验和意义。

艺加拍卖:您如何理解“山水的意志”?

王秋人:山水画代表了中国文人的主体精神,是中国文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自然观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文人逃避专制独裁的精神家园,最后衍化为中国人的集体审美观念。“山水的意志”这个名字来源于一次阅读的启发,表明了中国画家和山水画之间的关系,意志是一种绝对精神,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艺加拍卖:熟知您的人都知道您是从传统绘画入手,后来投身到当代艺术,现在又回到传统,您是如何看待这一历程的?

王秋人:2012年我在798太和艺术空间的画展名字是“出走与回归“,这个名字是贾方舟先生写我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它也概括了我的艺术历。贾方舟先生说:“我感兴趣的是,他在艺术上的出走,给他艺术上的回归带来了什么?”实际很像我们总是要从家里出门一样,出门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奇异的世界,享受到四季的变幻,感受日月如梭,期间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利益,然后夜晚了你总会带着利益回归家里,家里是我们根,是孕育我们的地方,是我们的历史和宿命,这就是出走与回归的意义。当然,我们随时可以选择出门,也随时可以准备回家,只要我们需要。

艺加拍卖:与传统山水相比,您的作品从笔墨到构图,面貌上都有很大不同,既有对传统的传承,又传达了时代感和当代性,在绘画语言方面,您是如何思考和选择的?

王秋人:绘画语言是一个画家的重要标志。例如:一个汽车品牌,一定蕴含着创始人的想象力、创造力、自主开发的能力和前瞻性。那么一个画家的品牌就是有强烈识别系统的作品语言。

艺加拍卖:色彩的运用可以说是您作品风格的独特标签,冷色和暖色在画面中看似碰撞,实则融合,您最初做这种设色尝试的契机或说灵感,是怎样的?

王秋人:中国的传统水墨系统,两宋后以水墨画为主,但是在我们的艺术长河中有绝不逊于西方的色彩系统,比如敦煌莫高窟壁画、克孜尔千佛洞、西夏黑水城的壁画、以及十世纪前后的南亚印度、尼泊尔地区的唐卡。这些宗教艺术品的色彩绚烂辉煌、灿烂夺目,和唐以后的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元朝以后中国艺术家受文人画理念影响,大部分从事单色水墨创作,书法题字成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唐、宋两朝时工笔画的艺术地位被削弱了。作为我个人,学习绘画的途径开始就比较庞杂,八十年代是“文革”后中国文化、思想最为活跃的十年,东西方艺术的交流和碰撞多少都会对我有些影响,这些都可能是我画面色彩丰富的原因吧。

艺加拍卖:您的山水画,透露出一种神秘气息,它们并非自然景观的再现,更多的是一种内在表达和境界表现。创作中您想传达给观众的心境是怎样的?

王秋人:东西方早期画家创作的动机稍有不同,西方艺术基本是为宗教服务的,也有少数艺术家沉浸在个人的思维中画了好多神秘主义的画作,如尼德兰画派的重要画家博斯的作品。而中国文人画家的创作则像是一种自我叙述,如黄宾虹的画也更像是一种自我表达。绘画为文人提供了一个心灵的安放之处。在画面上我没有追求过所谓的神秘感,但对综合因素的考虑会多一些,我觉得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和意识形态的神性色彩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艺加拍卖:除了绘画,我们知道您在传统文化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爱好,比如琴,还有您爱收藏的古珠,它们会对您的绘画创作有所影响吗?

王秋人:我除了醉心于画画,还有很多别的爱好。在学会网络对弈后,我在TOM对弈网上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下了一万多盘棋。也被朋友拉着学习了古琴,还一直沉迷于考古学、古器物中,因各种兴趣结识的朋友可能比画画的朋友还要多。通过对高古玉的了解你就知道了古代中国不同地区,比如楚地和秦地的工艺技术以及审美的差异,你会思考这些差异是否和水土风物有关。当你了解了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演化和各早期文明的发生与消亡,以及这些文明产生的各种珠饰、家具、建筑、雕塑等等物质文化,你就会发现人类文明进程的轨迹,包括工艺技术的先进程度,古埃及绘画和雕塑的高度,以及这些文明对东方国家的影响。这些逐步积累的观察和思考对一个艺术家的创作肯定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中古时期两宋的陶瓷艺术是中国人审美意识的最高形态,这些物质文明的精神高度和绘画作品的所谓意境是异曲同工的。爱好太多的唯一缺点,就是需要足够的时间和充足的银子。

艺加拍卖:目前,互联网与艺术界的互动融合非常活跃,产生了很多新型的艺术商业模式,您对这样的新形势怎么看?

王秋人:产生并发展新的艺术商业模式是当今社会的必然趋势,我很认可新的形势,因为“新”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活力和可能。

现场回顾

▲中国书协理事杨中良签到

▲一得阁董事长孟繁韶签到

▲北京宝续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画家任莉莉签到

▲中国国家画院教学中心副主任、学术主持马啸签到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张公者签到

▲书法家刘显超签到

▲画家李长风签到

▲画家李宏禹签到

▲画家宋秦晋签到

▲画家高英柱签到

▲观众在现场观展

▲观众在现场观展

▲观众在现场观展

▲观众在现场观展

▲观众在现场观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艺加展讯

山水的意志

王秋人艺术作品展第三回

主办单位:清秘阁

协办单位:泰丰文化 宝续堂 重文堂 元社 太和艺术空间 北禅书院

学术支持:中国书画杂志社 

开幕时间:2017年1月15日15:30

展览时间:2017年1月15日-1月23日

展览地点:清秘阁(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西街52号)

媒体支持:艺指 《中国书画》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家》 央视书画频道国学频道

关于清秘阁

清秘阁,始创于清乾隆年间,其名源自宋末元初著名书画家倪瓒之藏书阁。清者纯也,秘者稀也,其意为珍藏纯正稀少的书画宝物之阁。

据传乾隆乳母之子请求皇帝赐差事一份,乾隆问策纪晓岚,纪晓岚建议在琉璃厂开一南纸店,乾隆欣然同意并有感于倪瓒与清秘阁之旧事,遂以国号赐此店名——清秘阁。清秘阁开业后一时间备受宠爱,朝中官员下朝后来琉璃厂,都先到清秘阁换下官服再逛琉璃厂。

作为当时京城著名的南纸店,清朝皇宫、六部、文人贤士所用的宣纸、笺纸、印泥等文房四宝均由清秘阁精制供应,此风尚一直延续到民国。此次清秘阁重张开业,精研古法遵循古训的同时融入新时代的经营理念,希望将纯正、稀有的艺术品送入千家万户,相信清秘阁的百年文化基因将会在我们的努力下得到继承和升华。

▲清秘阁重光

相关文章

毛笔字只有书法家才能写,不是书法家就没有资格写?
书法已被中医认定为养生之首,不同书体具有不同的养生功效
河北工会系统开展“送万福 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
江南百景图中,上海书法家们开笔贺岁
“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走进中国载人航天
永春县举行“百名书法家千福送万家”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