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赵佶
赵佶(1082~1135年),宋徽宗,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在位25年(1100~1126年),靖康末被俘,后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赵佶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历来关于赵佶的艺术成就,论者都以他的花鸟画为最高。赵佶艺术的独创性和对后代的影响力,也主要体现在他的花鸟画中。
赵佶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直到今天相信也没有人能够超越。这种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传世不朽的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欧阳询张翰帖跋》等。此后八百多年来,迄今没有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可称为古今第一人。
赵佶的艺术主张,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他是工笔画的创始人,花鸟、山水、人物、楼阁,无所不画,这便是卓然大家的共同特点。他用笔挺秀灵活,舒展自如,充满祥和的气氛。他注重写生,体物入微,以精细逼真著称,相传他曾用生漆点画眼睛,更加生动、栩栩如生,令人惊叹。赵佶的画取材于自然写实的物像,他构思巧妙,着重表现超时空的理想世界。这一特点打开了南宋刘松年、李蒿和夏圭在山水画构图方面的变革之门。他还强调形神并举的绘画意念。劳伦斯·西克曼在《中国的艺术和中国的建筑》一书中曾说,赵佶的画写实技巧以“魔术般的写实主义”给人以非凡的诱惑力。赵佶提倡诗、书、画、印结合。他创作时,常以诗题、款识、签押、印章巧妙地组合成画面的一部分。这成为元、明以后绘画派传统特征。
赵佶专刊是书画纵横现有资源经遴选编辑而成,共收录包括绘画作品,书法作品,题画,题帖等多个主题。有关赵佶的相关资料研究整理工作,我们期待着更多朋友的支持和参与。谢谢!
目录总汇(点击进入)
⊙赵佶:花鸟
⊙赵佶:人物、山水
⊙赵佶:书法
⊙赵佶:题跋
>>>>
赵佶:花鸟(点击进入)
宋 赵佶 梅花绣眼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
赵佶:人物、山水(点击进入)
宋 赵佶 听琴图 故宫博物院藏
宋 赵佶 溪山秋色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赵佶:书法(点击进入)
宋 赵佶 闰中秋月诗帖 故宫博物院藏
宋 赵佶 夏日诗帖 故宫博物院藏
>>>>
赵佶:题跋(点击进入)
宋 赵佶 题《五色鹦鹉图》
宋 赵佶 题《五色鹦鹉图》 局部
宋 赵佶 题《鹦鹉图》
----------------------------------------------------------------------------
13年来,我们一直做的是中国书画的大数据!
下期待续
长按识别二维码 敬请关注
书画纵横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