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的来历

2023-07-13 102 0 举报/投诉

寒衣节自古有之。

据考证,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不过,前代授衣多在夏历九月,日期不确定。

唐玄宗天宝二年八月下诏(《唐大诏令集》卷77),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

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稍嫌早,所以,这一习俗在宋代便推移到了十月朔日。

宋代十月朔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授衣、祭祀和开炉。

宋人祀先用“绵球楮衣”,后世称之为“寒衣”,不过,宋人尚无此称。

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寒衣节:“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

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

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

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在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中,则记载有清代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

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

相关文章

伏特加的制作方法配方
绝对伏特加怎么样
绝对伏特加好喝吗
绝对伏特加喝法介绍
喝鹿茸鹿鞭酒要注意什么
喝鹿茸鹿鞭酒的禁忌人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