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苏轼 书法作品赏析

2017-05-17 4,386 0 举报/投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水调歌头原文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 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 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 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 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 哪像是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译文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水调歌头书法作品欣赏: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楷体书法

隶书

水调歌头隶书书法

行楷

水调歌头行楷书法

草书

水调歌头草书书法

相关文章

汪洵书法欣赏《汪洵行书八言联》镜心金笺
《弘一*汤国梨等 行书信札》
孙家鼐书法欣赏《孙家鼐行书八言联》洒金笺对联
乾隆帝书法欣赏《乾隆帝行书七言诗》立轴纸本
钱陈群书法欣赏《钱陈群行书五言诗》立轴绢本
郑燮书法欣赏《郑燮行书五言诗》镜心水墨纸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