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沙龙

2020-12-29 26 0 举报/投诉

摄影沙龙

摄影术诞生于西方,画意摄影和沙龙摄影均有其相应的历史渊源,并在不同时期形成各自特定的本质内涵。

沙龙、学院派和唯美主义

“沙龙”一词源于法语salon,原意是指建筑中的大厅或客厅,后来引申为招待会,即西方社会的社会名流在家里定期举行的社交聚会1。早期欧洲人们的文化交往只能在教会生活中进行,教士和神甫起到了现代社会中的学校、报纸杂誌、电视广播等媒介的作用。进入17世纪,在贵族有闲阶级中利用聚会交流政治信息、联络社会关係渐渐成为风气,而这种聚会主要是在贵族的家庭客厅举行,也就是在沙龙举行。同时,人们很快发现它也是信息发布和传播的最好平台。因此,沙龙一词首先是作为一般传播媒介的聚会场所概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摄影沙龙
  • 外文名:salon
  • 诞生地区:西方
  • 包含:画意摄影和沙龙摄影

基本内容

进入19世纪,出于强调上流活动内容高雅纯粹的需要,沙龙的艺术化及学术化风气也渐趋浓厚,所涉及的话题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原来由政府所主宰的艺术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渐渐被民间的沙龙活动所冲击。于是政府开始藉助沙龙的概念,主办大型的艺术展览活动,极大地增加了社会大众参与艺术活动的机会。沙龙展原先只是邀请展,到了19世纪后期任何人都可自由送件由评审来挑选。这种评审作品再集体展出的形式一直到21世纪都以各种方式持续进行着。因此,沙龙一词又是指一种特定的艺术展览制度和展览形式。

历史记录

沙龙因官方的介入在形成一种文化态度和精神同时,也体现出强烈的学院派意志。学院派始于16世纪末的义大利,十七八世纪在英、法、俄等国流行,其中法国的学院派因官方特别重视,所以势力和影响最大。学院派的功绩在于结束了古老的、行会师徒传艺的、手工作坊式的教育,而使整个美术教育向前大大提高了一步。学院派一方面十分重视基本功训练,要求极为严格,强调题材的规範、技巧的规範和艺术语言的规範并排斥一切粗俗的艺术语言。另一方面,学院派反对所有的改革,反对激烈的个性表现,讲求理智与共性。由于对规範的过分重视,加上本身的顽固不化和反对革新,结果走上了脱离社会生活,缺乏生气的程式化道路。因而学院派意味着严谨和规範,也意味着因循保守。同时,19世纪在欧洲流行的唯美主义2文艺思潮也使沙龙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相应烙印。这样,从画家间的交流场所到对大众开放的美术竞赛,沙龙展的作品风格儘管因参展者不同而有变化,但评审的标準往往以学院派和唯美主义为主流,两者共同催生了所谓的沙龙风格。因此沙龙一词又是指这种特定的美学观念并承袭至今。

摄影沙龙

沙龙与摄影这两个名词的结合是当时社会中上阶层开展摄影活动的产物,除了投资器材设备之外,也集契约好来研讨各种摄影相关知识,这成了现代各种摄影协会或俱乐部的起源。因此,作为一般传播媒介的聚会场所概念,此时的各种摄影协会或俱乐部也就是一种摄影沙龙3,也就是艺术沙龙在摄影界的翻版。

世界各地的摄影协会在摄影的发展上均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不管是摄影艺术的提升或摄影技术的发展,摄影协会成为各种相关资讯及活动的中心。各摄影协会也开始竞相举办仿效沙龙展的摄影比赛及展览活动。由于受到艺术领域合法地位的质疑,19世纪中的摄影展览很少能在正式的画廊举办,公开展示的机会通常是出现在大规模的博览会上。直到1891年,奥地利的维也纳沙龙展览才接纳摄影,并按绘画的标準评选摄影作品。这是第一个按艺术标準而不是按技术标準进行评选的沙龙摄影展览。为了纯洁摄影展览的艺术性,这次沙龙展览不设奖项,避免商业比赛的色彩。两年后,英国连环会借鉴维也纳沙龙突出艺术性的成功尝试,在伦敦着名的达德利画廊(The Dudley Gallery)举办了一系列称为“摄影沙龙”(The Photographic Salon)的展览,这是一项让摄影从组织制度上独立于传统绘画艺术界的关键举措。此后,摄影沙龙作为一种艺术展览制度和展览形式,逐渐发展成为当今具有广泛参与性的国际性影展。

发展历程

现在,每年在世界各地举办的经过FIAP(国际摄影联盟)和PSA(美国摄影学会)认可的国际影展目前有近200多个。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现代摄影的确立,摄影进入了多元化发展阶段,展现出令人惊异的多种可能性,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用途和角色。从美学观念的角度,沙龙摄影可理解为画意摄影。但从作为摄影发展中的一种衍生物的角度,沙龙摄影则是随着摄影大众化进程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最具广泛参与性的摄影玩法。

随着摄影的普及,各国的协会组织均拥有庞大的摄影人口,也经常性地举办国际沙龙赛及展览,并逐渐形成一套包含评选规则在内的影赛影展运作方式7。由于国际化程度日益增高,沙龙摄影的题材限定为人类视觉的共同经验:壮丽或精緻的风景、美女(特别是人体)、充满质感的老人与天真的小孩、各地少见的奇风异俗等。与学院派和唯美主义的历史渊源使沙龙摄影有时会流于视觉的公式化,影像的内涵或文化层面的意义比较少触及(即使是拍摄异文化的事物,沙龙摄影者也会比较注重在猎奇的方向上),但这种追求唯美却容易得到大众化的认同和喜爱,故沙龙摄影赛与展览在目前仍是世界各地数量最多的摄影活动。因此,我们现在所说的沙龙摄影,即指这种在题材、风格、影赛、展览、运作方式等方面相对独立并有别于主流艺术圈的体系。摄影自发明后的一百七十多年来已经在现代社会中衍生出无数的用途及角色,沙龙摄影就是这其中的一种。沙龙摄影圈与主流艺术界偶而会有一些交集,不过在少数共同的成员外,大部分的情况下分属两个平行运作的系统,这是对沙龙摄影的第二个理解。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摄影界对沙龙摄影的认识一直不尽人意,其探讨研究也相对滞后,2008年6月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在第六届理论研讨会上设立了沙龙摄影单元,同年11月的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成立60周年高端论坛的题目则为“视觉文化与沙龙摄影”,而此前国内尚无一次有组织的专门针对沙龙摄影的较为系统的研讨。这种情况对我国摄影高等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近几年来,许多高校都设定了摄影专业、开设有摄影课,笔者通过网际网路访问时,在许多地方高校网站的公告中多次看到类似“我校得到第十六届奥地利超级巡迴展8组委会的通知,摄影系某某老师的作品成功入选展览,该影展为PSA(美国摄影协会)和FLAP(国际摄联)双重认证的国际影展,是目前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水平最高的国际赛事之一,充分证明我校摄影专业的国际水準”等对沙龙摄影的不成熟认识,在相关的摄影教学中也形成了不科学的学术导向。目前,我们已经认识到,作为一种获取、保存和再现影像的工艺技术,摄影的本质属性是留存影像。影像套用于不同领域,就形成了对摄影的不同认识。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将摄影分成传媒类、艺术类和套用类的方式在当今摄影界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目前,数字摄影的兴盛发展又为摄影画面在唯美表现上求变、求新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性,画意摄影又迎来了春天。同时,网际网路时代沙龙摄影的运作方式和比赛、奖励模式,让初入门者更易于参与。因此,从摄影史出发,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对画意摄影和沙龙摄影的本质进行严谨的学术探析、对其发展演变进行科学的梳理归纳,对当今我国高校摄影专业的教学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观看再观看》 鲍昆 着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现代主义艺术20讲》 马永建 着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外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着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年3月第1版 2009年10月第8次印刷 4.《世界艺术三百题》 陈朗 主编 2000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5.《世界文学三百题》 白庚胜 主编 2000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6.《世界摄影史》 李文方 着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7.《摄影发展图史》 吴炜 着 吉林摄影出版社 2001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8.《世界摄影史》 顾铮 着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9.《摄影圣典》 安娜·H·霍伊 着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7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10.《经典与唯美——尽善尽美的画意与沙龙》 林路 着 2003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相关文章

财务经理财务
美乐地
联合国欧洲本部
外来农民工
龙吻0
达卡(孟加拉国首都和第一大城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