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词语)
警报:解释为报警的通知或信号;先兆,预兆。引申词义:警报器(警报器)指发放警报信号的器具。用于发放预报﹑警报和解除警报的信号。防空警报指战争期间为了预防敌方空袭而设定的报警系统。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警报
- 拼音:jǐng bào
- 释义:报警的通知或信号;先兆,预兆
- 出处:《牡丹亭·写真》
释义
1、[alarm]:报警的通知或信号。用电台、汽笛、喇叭等发出的将有危险到来的通知或信号。防空~ㄧ颱风~ㄧ降温~。整个村子都听到了警报。
2、[omen]:先兆,预兆。那梦里书生曾折柳一枝赠我,此莫非他日所失之夫姓柳乎?故有此警报耳。—— 明· 汤显祖《牡丹亭·写真》详细解释1、危急情况的报告或信号。宋 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时警报益亟,有郎官侯懋、李几凡三人者……私相谓曰:‘使敌一不可避,得相与匿于是,宜死生以之。’”明 归有光《上总制书》:“其闻风效尤者,日增月益。警报汹汹,滋不可闻。”《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单表齐僖公自会稷回来,中途接得警报:‘今有北戎主,遣元帅大良小良,帅戎兵一万,来犯齐界,已破祝阿,直攻历下。守臣不能抵当,连连告急。乞主公速回。’”郭光《英雄列车》:“你们没有听见枪声幺?那就是水库上放的警报啊!水库决口了!”2、提醒人的讯息。明 汤显祖《还魂记·写真》:“那梦里书生,曾折柳一枝赠我。此莫非他日所适之夫姓柳乎?故有此警报耳!”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发薪”》:“下午在中央公园里和G君做点小工作,突然得到一位好意的老同事的警报,说部里今天发给薪水了。”3、引申义jǐng bào qì警报器(警报器)发放警报信号的器具。用于发放预报﹑警报和解除警报的信号。
防空警报
开放分类: 战争、安全政府公告:进行防空警报示警时,望市民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紧急报警:鸣6秒,停6秒。解除警报,长鸣3分钟。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防空警报的种类防空警报分为空袭警报、紧急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空袭警报空袭警报于可能遭受空袭威胁时鸣响。空袭警报为响36秒,停24秒,反覆循环。●紧急警报紧急警报于将要或已经遭受空袭时鸣响。紧急警报为响6秒,停6秒,反覆循环。●解除警报解除警报于一轮空袭已经结束并且短时间内不会遭受下一轮空袭鸣响。解除警报为连续长响。防空警报的试鸣中国一些城市安排每年的某一天进行防空警报的测试。测试一般为15分钟,依照空袭警报、紧急警报和解除警报的顺序鸣响。一是为悼念该城市遭到的空袭中遇难的人民,二是检验人防设备,三是进行国防教育。一些单位也会在这一天安排防空演习。防空警报试鸣之前要在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公布,以免造成社会恐慌。一些城市试鸣防空警报的日期南京:12月13日10:00,为悼念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桂林:11月30日11:00,为悼念日军空袭桂林的遇难者。西安: 9月18日 9:18 ,918纪念济南: 5月3 日10:00, 为悼念济南惨案(五三惨案)的遇难者。长春、瀋阳 9月18日 纪念9·18全国:2008年5月12日 14:28,汶川震灾全国哀悼日。重庆:6月5日,悼念重庆大轰炸,勿忘国耻警报级别(预警级别):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