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

2018-10-04 24 0 举报/投诉

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

《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是2007年12月1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文贵良。

基本介绍

  • 书名: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
  • 页数:308页
  •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1日
  • 装帧:平装

图书信息

第1版丛书名: 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16ISBN: 780678814X, 9787806788141条形码: 9787806788141商品尺寸: 22.8 x 15 x 1.6 cm商品重量: 381 g

作者简介

文贵良,男,l968年出生于湖南桃江。1998年毕业于湖南师範大学,获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华东师範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曾经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学术月刊》、《读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复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独立承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一项,现在承担上海市社科基金课题一项。

内容简介

《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运用西方话语理论对中国1937年至1948年的文学创作进行了解读。作者抓住战争对人们文化心理的影响,来分析话语的嬗变和更新,战争改变了一切,新的政治话语主体在战争实践中得到确立,民间大众的话语因为战争获得了关注和利用,而知识者的启蒙话语则在战争中面对了考验和挑战。

媒体评论

?

目录

序一序二导论话语生存与战争年代文学第一章 政治话语一、话语方式:政论白话文二、话语主体:话语权威的生长三、权力话语:功能与实践四、以言行事:学习在历史与意志之间第二章 大众话语一、话语方式:军事术语与民族形式二、话语主体:非人格话语主体三、民间:被改造的政治四、赵树理:作为方向的代价五、丁玲:女性叙事的嬗变六、知识者:同化之态第三章 知识者话语一、话语方式:欧化白话文二、话语主体:言用者胡风三、战争:或在介宾结构之外四、话语创伤:语言对精神与现实的纠结五、现实主义:置身作为存在样式的开放结语 话语之争——危机与新生一、战争参与话语的建构和共存二、知识者与人民:言说的危机与新生三、话语生存论:理论的限度参考文献后记

相关文章

财务经理财务
美乐地
联合国欧洲本部
外来农民工
龙吻0
达卡(孟加拉国首都和第一大城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