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点滴

版画收藏有哪些类型

第一类是古代木版画。远至唐代的佛像画,近至清代线装书中的插图版画、清宫廷制作的铜版画等,这类作品的价格与创作的年代、作品的质量、保存状况息息相关。 第二类是清代、民国年间的民俗木版…

《草书千字文》:宋徽宗瘦金之外的率性之笔

《草书千字文》:宋徽宗“瘦金”之外的率性之笔 文、图/记者 金叶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绘画书法造诣最高者。他善画花鸟,书法方面的成就也极大,最大成就是独创了“瘦金体”。不过,…

明代袁尚统《钟馗图》:内涵超越风俗人物画范畴

袁尚统(1590-1666年后)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山水画家,与张宏齐名。他字叔明,吴(今江苏苏州)人。所画山水浑厚,人物粗放,颇得宋人笔意。在其主擅之山水之外,他也画了不少民间风俗画…

叶浅予书画作品辨伪

图一 图二 鉴藏天地 黎展华(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 叶浅予(1907.3.1~1995.5.8),原名叶纶绮,笔名初萌、性天等。浙江桐庐人。从事画教学和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

“翰墨情”著名书法家董凤树文化传承年学生书画展在京举行

    “董体隶书”创立者、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董凤树“翰墨情”文化传承年学生书画展8月30日在北京国子监彝伦堂隆重举行。在京书画界著名人士、各界嘉宾、首都各大新闻媒体及董凤树书法艺…

大画盛行:分析画儿为什么这么大

如今时兴画大画,一幅作品上百米长、近10米高都已不是稀罕事。南京多位专业人士对此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在几个问题上观点高度一致:大画不可一概否定,因为展存空间或者题材宏大等原因而画大画…

刘济荣:在思想性上艺术家应向文学家学习

刘济荣 广东兴宁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人物画家 采访/整理 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 说到读书这一点,我有些惭愧。在我读书的时候,及工作后的很长一段经历,读书并不多,这一方面源于整…

美术馆应该是一个生产文化的平台

访谈 信息时报:这次展览作品的形式比较多样,为何把这么多形式的作品放到同一个展览中去? 蔡影茜:为了这个展览,我很早就开始和艺术家们沟通。有的艺术家提了很多不一样的方案,所以我们只…

杨佴旻绘画的东西融合之美

水墨画始于何时,已无十分确切的年代可考,但至少在公元八世纪的中国唐代,就相当流行了。它的工具主要是毛笔,材料主要是能溶于水的墨、纸、绢。比水墨更早的画,都以浓丽的色彩为特色,水墨画…

吾之迹简——汪为新新作展在日照天大美术馆开幕

  北京正观美术馆总经理孙志中致辞。 著名画家汪为新分别致辞。 为新为古 载止载瞻 ——汪为新先生的艺境心境      2014年8月30日,吾之迹简——汪为新新作展在山东日照天大…

《功甫贴》后续:从争论到对簿公堂

文/慕然 《功甫贴》的真假之争究竟有多激烈?从刘益谦军团、上博军团、苏富比军团以及由各种专家组成的“打酱油”军团等四方势力长达近一年的争论已然可见一斑,而这中间充斥的各种学术文章、…

形神皆备情景交融:齐白石绘《偷油图》赏析

外包装木盒上有齐白石亲笔题字(右) 齐白石《偷油图》 来源: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 童衍方 今年是20世纪画坛巨擘齐白石诞辰150周年。丹青岁寿,同其永年。齐白石画,笔墨纵横雄健,色…

花格百福百寿尽显榫卯技艺(图)

紫檀“百寿瓶”“百福瓶” 来源: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 去年在上海当代工艺美术精品展上,由陈标设计和制作的古典花格紫檀“百寿瓶”获得众多参观者的好评。日前,花格紫檀“百福瓶”也由陈标…

陈履生:读书匮乏是美术界的顽疾

全国各地艺术界读书现状不容乐观—— “一息尚存书要读”,这是著名画家齐白石的心志。但在当下,能真正潜心读书的艺术家到底有多少?日前,收藏周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与原…

刘斯奋:艺术家过于贪恋市场忽视读书

■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 在广东画家群中写出能获茅盾文学奖的皇皇巨作,在为官与作文之余又能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画展。这或许只能是岭南文化名人刘斯奋的荣耀,他在广东乃至全国都可算作一个…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