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

史颂敦

史颂敦 【关闭本页】

师友敦

师友敦 【关闭本页】

吴王夫差剑

吴王夫差剑 春秋时期兵器。1976年河南省辉县出土。通长53.8cm,格宽5.5cm。台北古越阁藏, 此剑剑锷锋利,剑身满饰花纹,剑谭饰嵌绿松石兽面纹。剑身近格处镌“攻痦王夫差 自…

吴方彝

吴方彝 【关闭本页】

王基碑

> 三国两晋书法 王基碑 全称《东武侯王基碑》。隶书,三国·魏 魏元帝景元二年(261)四月立。在洛阳关林。清乾隆初年,河南洛阳城北十五里处农民掘地得之,后移至洛阳城明德中学…

谷朗碑

> 三国两晋书法 谷朗碑 全称《吴九真太守谷朗碑》。隶书,三国·吴凤凰元年(272)立。纵176厘米,横72厘米,文18行,行24字。碑在湖南耒阳。碑主谷朗(218~272)…

禅国山碑

> 三国两晋书法 禅国山碑 又称《封禅国山碑》、《天纪碑》。篆书,三国·吴天玺元年(276)立。43行,行25字。碑在江苏宜兴。《集古录》云:“孙皓天册元年,禅于国山,改元天…

天发神谶碑

> 三国两晋书法 天发神谶碑 此碑又名《天玺纪功碑》、《三断碑》。篆书,三国·吴天玺元年(276)立。碑原在江苏江宁,已毁。传为华核文、皇象书。清嘉庆十年(1805)毁于火。…

钟繇 贺捷表

> 三国两晋书法 贺捷表 又名《戎路表》、《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钟繇六十八岁时写。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宣…

钟繇 荐季直表

> 三国两晋书法 钟繇 荐季直表 放大图:[1][2][3][4] 钟繇书于魏黄初二年(221),楷书,书时钟繇已七十高龄。此表内容为推荐旧臣关内侯季直的表奏。原墨迹本于18…

皇象急就章

> 三国两晋书法 皇象急就章 皇象,生卒年月不详。字休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曾官侍中、青州刺史。《三国志·吴志·赵达传》注云:“时有张子并、陈梁甫能书,象斟酌其间,甚…

索靖 月仪帖

> 三国两晋书法 月仪帖 索靖,(239-303)字幼安,敦煌人。草圣张芝之姊孙。他博通经史,有逸群之量。《月仪贴》是他的代表作。字数逾干,其书法法度森严,锋芒尖锐,骨力非凡…

钟繇书法

> 三国两晋书法 钟 繇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人。举孝廉为郎,历官侍中尚书仆射,封东亭武侯;魏国初建,迁相,明帝即位,迁太傅,人称钟太傅…

平复贴

> 三国两晋书法 平复帖 放大图 释文:彦先赢疗恐难平复往 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口男幸为复失前忧耳 口 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恩识 口 …

钟繇 宣示表

> 三国两晋书法 宣示表 钟繇小楷。梁武帝萧衍誉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少,逸少又将之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