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

王献之 新妇地黄汤帖

> 三国两晋书法 王献之 新妇地黄汤帖 新妇地黄汤帖,唐人摹本。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藏。

王珣 伯远帖

> 三国两晋书法 王珣 伯远帖 [放大图] 《伯远帖》行书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此帖为晋代真迹,王珣书,故列希珍之宝。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

王徽之 新月帖

> 三国两晋书法 王徽之 新月帖 《新月帖》,东晋王徽之书。以行楷为主,挥洒自如,笔法多变,妍美流畅。宋《宣和书谱》。评其书法“作字亦自韵胜”。 王徽之,字子酞,王羲之子,官…

王僧虔 王琰帖

> 三国两晋书法 王僧虔 王琰帖 《王琰帖》,见于辽宁省博物院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传为王僧虔书,唐摹本。 王僧虔(426—485) 琅琊临沂人。南朝齐书法家。字简穆,王羲…

爨宝子碑

> 三国两晋书法 爨宝子碑 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碑》。东晋大亨四年(405年)四月刻,楷书。纵190厘米,横71厘米,13行,行30字。乾隆43年在云南曲靖县(…

好大王碑

> 三国两晋书法 好大王碑 全称《高丽好大王碑》,又称《广开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清光绪年间(1880年前后)出土。据考为东晋义熙十年(414)刻,隶书。纵612厘米,横18…

真书曹娥诔辞卷

> 三国两晋书法 真书曹娥诔辞卷 局部图[01][02] 真书曹娥诔辞卷,佚名,东晋。绢本,纵32.3厘米,横54.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卷墨迹是传世小楷书早期杰作。书…

枳杨府君神道阙

> 三国两晋书法 枳杨府君神道阙 全称《晋故巴郡察孝骑都尉枳阳府君之神道阙》。东晋隆安三年(399)十月刻,隶楷之间,7行,行7字, 共43字。清末在四川巴县出土,曾为端方所…

邓太尉碑

> 三国两晋书法 邓太尉碑 全称《冯翊护军郑能进修邓太尉祠铭》,也称《郑宏道修邓太尉祠记》,俗称《邓艾祠碑》。前秦建元三年(367)刻,隶书,19行,行字不等,藏陕西省博物馆…

广武将军碑

> 三国两晋书法 广武将军碑 全称《广武将军口产碑并阴侧》,额书“立界山石词”五字。前秦建元四年(368)刻,隶书,纵32.5厘米,横20.5厘米,四面刻字。碑阳17行,行3…

杨骏残志

> 三国两晋书法 杨骏残志 《杨骏残志》,因碑残而名不显。

谢安 中朗帖

> 三国两晋书法 谢安 中朗帖 谢安《中朗帖》,此帖曾被刻入《余清斋帖》,由书画家歙人杨明时钩勒上石,摹刻极精,今碑板已失。

谢安 谢安帖

> 三国两晋书法 谢安帖 谢安帖,选自《大观帖》。

谢万帖

> 三国两晋书法 谢万帖 谢万帖,选自《大观帖》。谢万字万石,谢安的弟弟。他的器度不如谢安,却也很有才气,而且擅长自我炫耀,年纪轻轻就颇有名气,仕途通达。升平二年(358),…

十六国写本《晋阳秋》

> 三国两晋书法 十六国写本《晋阳秋》 十六国 写本《晋阳秋》,残卷,一九七二年于新疆吐鲁番出士。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