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书法展—评选体制与质量

2019-06-19 709 0 举报/投诉

第三届全国书法展—评选体制与质量
    第三届全国书法展在质量上明显高于前两届。也许,在中国书协“官办”的大展中,这是最令人信服、也最有形象的一届。
    这当然不是说三届书法展使书法界皆大欢喜。应该说,没有一个展览的评选能绝对公正不带任何偏见或失误。三届书法展的评选使一大批知名度很高、对书法发展有过汗马功劳的老书家作品落选,也使一些颇有成就的中青年书家被陶汰了。愤愤不平之声时可得闻。这证明了它的成功:它触动了书法界十年结网而成的等级森然的规定。
    落选者中肯定有一些好作品,被选上的也有一些滋竿充数的整脚之作。站在个人立场上与展览的每一件展品比较高低,可能会觉得不公正甚至觉得评选失败。但从历史角度-W,第三届书展却体现出相对崭齐的艺术水准—尽管评委们也对无法彻底消灭那些“照顾”之作而深感头痛、同时又对评选时不得不考虑到的地区差无可奈何;但他们还是尽了最大的努力。落选中表现出的某种不公,可能是工作失误、可能是评委的见解有异,也可能是审美新潮笼罩下的某种“误区”所致。作为落选者个人是栖牲、是奉献,但对书法评选走上正规,走向艺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境界铺平了道路,他们同样是有功于历史的。
    至少,以地位、排名望的弊习在评选中几乎没有市场。艺术面前的“平等”即是把每个书法家的作品放在一个公平的竞争机制中,优胜劣汰,而排除一切外加的官衔职位的干扰,这正是当代书法的心愿。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书家可能有很好的水平,但他如果不思变革、安于旧格,那他就可能在竞争中落伍;一个卓有成就的青年书家可能声誉颇隆,但他可能这次发挥不正常,那原有的声誉并不能帮他的忙,他还是要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而努力寻找最佳创作状态。倘若在这次大展中的确受到不公的评判,那么只要这种竞争机制存在,书家同样可以东山再起—可见,一时一人的浮沉并不是个难以逾越的问题,关键是形成竞争的机制,只要有了后者这个关键,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近三千位作者与观众云集郑州,广场上万头攒动,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相对高的艺术水准赢得了声誉,它使我们想起了评选体制的“改革”,也许,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新一代书法中坚崛起的标志—整个评选队伍年wt、专业化,与前两届形成鲜明的对照,而这种状况的得以产生,又有赖于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的组建成立。来源 。当书法工作走向学科化专门化之后,时代要求评选的工作素质与人员构成都应走向更高水准。因此,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是评审委员会成立后的一次成功的“亮相”。他们迈出的第一步,就已经冲破了过去的禁锢与束缚了。
    当然,体制问题并不是仅仅限于最上层的中国书协一端,各省市书协甚至具体到每一个作者的思想观念,都与体制改革休戚相关。三届书法展在评选时努力创造民主气氛,在强调艺术标准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子,但它自身还是很难决绝摆脱旧有模式的干扰,而各省市在征集作品时的层层设卡逐级把关,又使一部分好作品不能送京,这又是旧有体制的另一种顽强的具体表现。《书法报》在发表评论文章《成事在人》中,作者曾提出:除了各地书协组织作品上报外,也可以允许作者直接应征。减少中间环节,或许可以更广泛地选拔优秀作品。我想这个意见是很有价值的。可见。评选体制的改革还有很多工作有待我们去做。

 

相关文章

赵壹·非草书-历代书法理论
崔瑗·草书势-历代书法理论
许慎·说文解字序-历代书法理论
蔡邕·篆势、笔论、九势-历代书法理论
钟繇·用笔法-历代书法理论
卫铄·笔阵图-历代书法理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