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都门学—最早的文学艺术大学

2019-06-19 952 0 举报/投诉

鸿都门学—最早的文学艺术大学
    鸿都门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文学艺术大学,设置于东汉灵帝时。汉灵帝刘宏(156-189)是位既昏庸但又有才艺的皇帝,曾自撰《皇羲篇》50章。他引召了一批在太学诸生中能为文赋的人,招集时起先还比较注重要与经学相关,后来把一些尺犊写得好以及工书鸟篆的人都引召去,共有数十人,有许多是侍中祭酒乐松和贾护二人引荐的。他们都集中于鸿都门下,以备灵帝侍从顾问。这些人常向灵帝陈说一些民间的事情.灵帝很喜欢听,有人往往由此受到例外摧升。桓、灵时宦官专权,官僚士大夫连结太学生反对宦官,于是朝廷迭兴“党锢之祸’,宦官独持朝政。    灵帝和宦官们为了笼络知识分子,扩大宦官势力,要另立治经学以外的学府,可与太学对垒。于是在光和元年(178)于洛阳鸿都门内设置了鸿都门学。在鸿都门学中画了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悬挂,以示文艺和经学一样,同传授于孔子,有相等的地位。灵帝还下诏.救尚方为鸿都文学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画图像,并在画像上写了赞语,以奖勉激励学习的人。东汉初,明帝曾画光武帝时名臣、列将三十二人的图像立于南宫云台,灵帝也曾为太傅胡广、太尉黄琼画图像于宫禁内,并诏议郎蔡W为之作颂,胡、黄二人是数朝老臣.位至元辅。一向只有大功殊勋的人才能享受的荣耀,也给了那些鸿都文学中人,大大提高了文学艺术人才的地位,其目的是以此来与“党人”所标榜的“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三十二名士相抗衡。鸿都门学“诸生皆救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人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曲。鸿都门学诸生的待遇超过了太学诸生。    自汉武帝以来,以通经艺或为贤良方正孝廉之士,通过荐举、考核、征辟而人仕的途径之外,又多出一条文学艺术的途径,且获得利禄更为便捷了,或“献赋一篇,或鸟篆盈简,而位升郎巾,形图丹青””。于是招致官僚、士大夫们激烈的反对。最先在灵帝引召能文赋、为尺犊及工书鸟篆者待制鸿都门下,并“待以不次之位’,蔡邕即上封事,以为“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能”,弄得“诸生竞利,作者鼎沸”,要求灵帝不要让这些人出仕州郡。时在熹平六年(177)七月”。但是灵帝未予采纳,反而置立了鸿都门学。蔡a又联系当时出现的一些灾异,要求灵帝对“尚方工技之作,鸿都篇赋之文,可以消息.以示惟忧””。光禄大夫杨赐上书日:“今妾腰璧人阉尹之徒,共专国政,欺罔日月。又鸿都门下,招会群小,造作赋说,以虫篆小技见宠于时,如驩兜、共工更相荐说,旬月之间,并各拔摆,乐松处常伯.任芝居纳言。郄俭、梁鹊俱以便辟之性,佞辩之心,各受丰爵不次之宠。”.尚书令阳球也上奏:“案松(乐松)、览(江览)等皆出于微蔑,斗臂小人,依凭世戚,附托权豪,俯眉承睫,徽进明时。”请求灵帝“愿罢鸿都之选,以消天下之谤”。但灵帝一概不予理睬。这些反对设立鸿都门学的激烈言论背后,蕴含着官僚士大夫集团与宦官集团势不两立的斗氧也反映了儒家以经学为本,以技艺为末,认为鸿都门学以辞赋书画为教育内容,培养的人不能“匡国理政,.是舍本逐末。而鸿都门学中人又都是出身卑微的“斗答小人”,通过献辞赋和写鸟篆即可人仕,甚至封侯赐爵,“非以教化取士之本”。所以官僚士大夫们竭力要求罢鸿都门学,以夺回他们垄断文化、教育和取士的特权。来源书法 屋,。    当然鸿都门学也有许多混迹其中、以求利禄的不学之徒,所谓“亦有笔不点犊,辞不辩心,假手请字,妖伪百品,莫不被蒙殊恩,蚌蜕滓浊”’一。其实不光是鸿都门学如此,一些被贡举的秀才、孝廉往往也名不符实,太学经学也是“章句渐疏”.“浮华相尚”。尤其党锢之祸以后,许多名流、学者被牵连流废,太学生在考试时为了争等第高下,常发生纠纷,相互忿然.攻评告发,还有用贿赂的手段,将宫中兰台所藏漆书经文私加篡改.以合自己解说的。所以当时仕途黑暗,争夺利禄不择手段,各方面都一样,不独鸿都门学中一些人寡廉鲜耻。    鸿都门学冲破了太学自建立以来将经学作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樊篱,培养了一批文学艺术的专门人才,这是一个创举。在此后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其在取士和官方办学方面都有过一定的影响。如唐代以后,有过以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北宋设立翰林图画院,以才艺之高下,分别授以抵侯、待诏、艺学、学生等职衔,徽宗朝,立“书画学”,有肄业和考绩等制度。鸿都门学在文化艺术史上应有其一定的位置。

相关文章

赵壹·非草书-历代书法理论
崔瑗·草书势-历代书法理论
许慎·说文解字序-历代书法理论
蔡邕·篆势、笔论、九势-历代书法理论
钟繇·用笔法-历代书法理论
卫铄·笔阵图-历代书法理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