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把笔 纸尽语终—“四明狂客”的纵诞与理性

2019-06-19 955 0 举报/投诉

醉后把笔 纸尽语终—“四明狂客”的纵诞与理性

    贺知章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书法家。贺知章谢世后不到400年所编纂的《宣和书谱》,记载他“能文,善草隶,当世称重”;又载:“多多益善,不见笔力之衰,忽有佳处,人谓其机会与造化争衡,非人工可到”。并录其法书如《孝经》、《千字文》、《洛神赋》、《胡桃帖》、《上日等帖》等12种,但现在均已失传。近年来,有人在日本的书法著述中发现了贺知章的草书《孝经》,国内的许多刊物转载了贺知章草书《孝经》,研究文章也随之而来,于是书法界忽然对贺知章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其实,刊物上转载的草书《孝经》未具书者姓名,只是在此卷卷末有一行小楷“建隆二年十月重粘表,贺监墨迹”十四个字。“建隆”是宋太祖称帝建国的翌年(961年)。因贺知章自称“秘书外监”,故此贺监即贺知章。由此判断这件草书《孝经》就是贺知章的作品。

    【唐】贺知章《孝经》(局部):
    草书《孝经》纵笔如飞,点画精到.锋颖秀发。结字简炼明快,行文流畅一气呵成,自有一种清爽之气流溢于字里行间。字与字之问时有游丝萦带,笔势流转。其书写风格真可谓“二月春风似剪刀’令人睹后耳目为之一爽。

    贺知章的草书《孝经》,在唐代草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当我们欣赏他的草书《孝经》时,会产生以下几点联想:其一,贺知章为什么用草书来写《孝经》呢?作为正统严肃的儒家经典《孝经》,写在这本来尺幅就不是很大而且还有竖格的公文纸上,理所当然的应该用极其精到、庄重的小楷来完成,怎么能如此草草了事呢?其二,草书是用来一抒胸中之情或发泄一时之郁闷的一种字体,能用《孝经》文本去发泄自己的郁闷或张扬自己激昂的心情吗?草书的奔放和张扬不可能在如此狭小的天地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另据有关文献史料记载,贺知章作书尤好写大字,“醉后乘兴挥洒不已”。因此,我觉得贺知章草书《孝经》的创作动机,是一个值得我们细细推敲的问题。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贺知章的草书《孝经》,就其书法来讲,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笔锋杀字极其爽利,回环屈曲又锋芒毕露,既有窈窕淑女的婀娜之美,又表现得峻冽锋利而又斩钉截铁。仔细审视贺知章的用笔,干净利落,行笔如风,如有神助。笔锋如刀锋,切削研伐迎刃而倒,不可阻挡,锋芒指向所向披靡,大有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再看他字与字之间的连带,轻而不虚,连绵不断,轻重有序,章法行气似春风荡漾,如新柳吐丝,轻健摇曳,生机盎然。当我们沉醉于贺知章这充满生机的草书作品中的时候,我们不由自主地会联想到他著名的《咏柳》诗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草书《孝经》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细叶”的裁出和“似剪刀”的春风,草法极其性感,极具青春活力的“绿丝绦”跃然纸上,真实地再现了这位伟大诗人内心世界丰富的情感。这不禁让我们为之感叹,贺知章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多么清新,又是多么爽利啊!
    贺知章(659一744年),字季真,越州会稽人。少有文名,武后证圣元年(695年)登进士第。后任四门博士,累迁太常博士,修纂《六典》、《文纂》。开元十三年(725年)迁礼部侍郎,后为太子宾客、书监。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号称“吴中四士”,他们都是闻名于当时而又流芳千古的著名学者。天宝二年(743年)冬,辞官度为道士,得到玄宗御制诗赠行等特殊恩遇。归隐镜湖后不久病逝,享年86岁。
从他的生平来看,他是一位地道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达官贵人。但是,他的另一面则是人们意想不到的:“知章性放狂,晚尤纵诞”,自号“四明狂客”。“醉后属词,动成卷轴”,人称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位歌咏的就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他自己说:“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一位朝廷命官,竟然如此放旷纵诞、放浪形骸!他这样的行为,与其平时举动的不协调,就像他用草书写《孝经》一样不可思议。
    贺知章在书法方面的故事还有很多的生动的记载,如《述书赋》云:“贺知章每作书先问纸有几幅,十?二十?抑三十?尔后则随纸数而书,或三百言,或五百言,纸尽语终。”
    《新唐书》贺知章传亦称:“每醉,辄属辞,笔不停书,咸有可观,未始刊伤。好事者,具笔砚从之,意有所惬,不复距。然每纸才数十字,世传以为宝。”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施宿的《会稽志》还记载:“贺知章与张旭游历民间,见人家厅馆等墙壁、屏障有佳处,便忘机兴发,落笔数行,状如虫篆鸟飞。”据此可以推断,当时贺知章的笔迹、书壁等的数量应该是相当可观的。
    贺知章“羽化登仙”八十多年之后,大诗人刘禹锡(774一842年)在洛阳的洛中寺北楼的墙壁上看到了贺知章当年的题壁,大为惊诧,随即写下了《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一诗,对贺知章的草书作了具体形象的描述。其诗云: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纵龙虎腾。
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人重徐陵。
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当时便伏房。
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唐朝题壁书法也是一时之风尚,因此,贺知章也追随时风到处题壁,就连他任职的秘书省也有他老人家的壁上书。他去世一个多世纪之后,大诗人温庭绮(812一870年)在一个黄昏,站在年久失修的秘书省那断墙残垣旁边发呆,向来以狂妄自大、“士行尘杂、不修边幅、傲视万物”而著名的“温八叉”,拂去残墙上的尘埃,面对贺知章的题壁,竟然惭愧自己缺乏李白的诗才,无法准确、全面地表达和赞赏贺知章书法的神采。尽管温庭荡谦虚,但他的诗写得还是很高妙的。他的诗全面综合了李白、刘禹锡等前辈的内容,对贺知章的书法作了全面的分析、评价,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其诗并序云:

    秘书省有贺知章草题壁诗,笔力道健,风尚高远,拂尘寻玩,因有此作。

越澳渔客贫知章,任达怜才爱酒狂。
鸿鹤苇花随钓艇,蛤州苯莱梦横塘。
几年凉月拘华省,一宿秋风忆故乡。
荣路脱身终自得,福庭回首莫相忘。
出笼宾鹤归辽海,落笔龙蛇满坏墙。
李白死来无醉客,可怜神采掉残阳。

相关文章

赵壹·非草书-历代书法理论
崔瑗·草书势-历代书法理论
许慎·说文解字序-历代书法理论
蔡邕·篆势、笔论、九势-历代书法理论
钟繇·用笔法-历代书法理论
卫铄·笔阵图-历代书法理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