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文稿 古淡平和—理学家的审美境界

2019-06-19 805 0 举报/投诉

朱子文稿 古淡平和—理学家的审美境界

    朱熹(1130-1200年)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而且他的书法在南宋也占有一席之地。
    朱子是中国传统儒学的巨匠。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正如《宋史》中所言:“黄榦曰:‘道之正统待人而后传。自周以来,任传道之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熹而始著’。”因此,朱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排位是孔子、孟子和朱子,被列人圣人的行列。于是,自南宋之后,朱子理学已成为独尊天下的“圣学”。
    朱熹作为大理学家、大哲学家、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圣人。朱熹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位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尊者形象。他这种形象是天生的,他的童年有这样的记载:“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在天真活泼的童年,他竟然以“圣人”形象俨然于同龄群童之中。“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朱熹在临终时还要作一番姿态:“手书属其子在及门人范念德、黄干,拳拳以勉学及修正遗书为言。翌日,正坐整衣冠,就枕而逝。”这些记载无不给我们留下一个从小到老始终是“扳着铁青面孔冷眼看世界”的形象,毫无“性情”可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朱熹作为思想家而客串诗人,写的诗是那样的动情:“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客串书法,又是那么情趣盎然,富有生机。
    就书法本体而言,破法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按北宋苏、黄、米所开创的“尚意”书风来说,到朱子之时,应当更加具有精神意蕴,气势如注而逸趣横生。然而,南宋却无一人具有如此天赋,倒如其时局一样,偏安守隅,未有鼎力创新之人。似乎只有朱子,以思想家客串书法家,能以书表意,精能之至。但其所表达的情感与艺术所应表达的人类普遍情感似有些许差距—亦即只感染了一点宋人“尚意”意趣,未能表达出时代的思潮。这大概是朱子所处的时代使然。
    朱熹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不得志的一生。他“家故贫,少依父友刘子羽,寓建之崇安,后徙建阳之考亭,革瓢屡空,晏如也”。朱熹的一生像孔夫子一样设坛讲学,弟子三千:“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黎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朱熹治学严谨,“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他平生志在儒家经典,“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

    【南末】朱熹《书翰文稿》(局部)
    朱熹的书法初学汉魏,尚唐主张复古而不泥古,独出已愈,潇散简远,古洛和平,非流俗所敢望其项背者,大有魏晋之风韵。

    在不事激越、谨小慎微、维护传统的既定法度、秩序的情况下,写胸中意趣,这是朱子书艺的特点,也是其对书艺的精深解悟。据史料记载,朱熹“工书,笔势迅疾,规于诸家矩镬,善大字”。《易系辞碑》是朱熹所书大字行书碑刻,墨迹已流人日本。《易系辞碑》书刻内容为《易经·系辞》的节句。碑为一组四通,共14行,每行8字,共112字(略书迭字不计),字径12至14厘米,是朱熹存世仅见的大字石刻遗迹。笔力凌厉豪劲,结体纵横争折,章法自然天成,显得格外爽朗俊逸,是朱熹书法的代表作。作品有朱熹名款及“定静堂”印记。初由其门生蔡元定刻存于湖南常德学府(今湖南省常德县)。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在大同做官的屈钟岳,依早期拓片在大同翻刻,现存大同市博物馆碑廊。

相关文章

赵壹·非草书-历代书法理论
崔瑗·草书势-历代书法理论
许慎·说文解字序-历代书法理论
蔡邕·篆势、笔论、九势-历代书法理论
钟繇·用笔法-历代书法理论
卫铄·笔阵图-历代书法理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