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丛竹 屈铁断金—宋徽宗瘦金体摇曳弄姿

2019-06-19 1,420 0 举报/投诉

幽兰丛竹 屈铁断金—宋徽宗瘦金体摇曳弄姿

    宋徽宗赵信原本是一位迷恋于书画、作诗填词且颇具艺术天才的文艺青年。让一个整天沉醉于想像中的艺术家去当皇帝,显然是历史跟赵估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在历代皇帝当中,附庸风雅者众矣,但像宋徽宗那样真正成就卓绝、不输时贤的,就屈指可数了。
    “瘦金书”是宋徽宗独创的一种楷体。他喜欢仙鹤,也经常画鹤,所以“瘦金书”也多少有些飘逸的“鹤韵”。历代书论家大都认为:赵估的书法,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樱、薛M兄弟,并杂棵各家,取众人所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其实,他的书法点画,尤其是撇画的起笔处、撇和捺笔的出脚等,与米莆行书的用笔方式似有一种内在的默契。大概世人在欣赏和分析时忽略了这一点。

    [北宋]宋徽宗《秋芳依翠琴诗帖》(局部):
    宋徽宗或许是中国帝王中艺术天分和艺术创造性最高的皇帝.如果没有坐上皇帝宝座的话,他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他创造的痰金体独步天下,他的楷书作品《橄芳依翠等诗帖》堪称楷书之杰作。其笔法犀利道劲,矫健妩媚,铁画银钩,被后世论者称为出神入化的“神品’。

    “瘦金书”的特点是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所谓“如屈铁断金”;笔划瘦细而富有弹性,尾钩锐利,运笔迅疾。字形一般呈长形,张弛有度,有一种秀美雅致、舒畅洒脱的感觉。通篇法度严谨,一丝不苟。这种瘦直挺拔、侧锋如兰竹的书体,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书体,赵估把他的艺术个性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因此,后人尽管习之者甚众,然得其神韵者却寥若辰星。
    “瘦金书”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从他流传下来的书迹看,赵估早期写的千字文,虽然已有了瘦金书的意味,但尚未成熟,对前人仍以模仿为主,少有越雷池之举。这时笔画虽然纤细,但提按、转折还不是那么爽利和果敢,尤其成为后来成熟期的象征性笔画的那重重的落笔,完全没有写出气势来,笔画的强弱跟一般的用笔没有多大区别。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但到了写《橄芳诗》的时候,瘦金书已经完全定形了,且又是大字。严格来说,到此时不管哪一笔都不是以往的细弱了,只是相对于力透纸背的钩、挑、撇、捺来说,中间的用笔稍微收敛一些。粗重的笔画带出尖利的收尾,置于这种放射状的字体结构中,越发显得纵横悠肆、不可扼抑。《橄芳诗帖》,书法结体潇洒,笔致劲健,为赵估“瘦金书”的代表作。

    《书史会要》对瘦金书的独创性推崇备至:“笔法遒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所求也。”清代陈邦彦曾跋赵信瘦金书《橄芳诗帖》云:“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怜怜作风雨声。”既是对这一诗帖的评赞,也是对“瘦金书”艺术效果很好地概括。若按“字如其人”的观点来推测宋徽宗的个性,谁也不会想到,在书法创作中如此干脆爽朗、杀锋果敢的赵信,在政治上居然会昏庸懦弱、优柔寡断得一塌糊涂。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宋徽宗这种新体在书坛上始终没有占据主流地位,也未能被其继承者发扬光大。究其原因:一是过度强调提按转折,装饰性太强,加上他本身又是工笔花鸟画大师,绘画修养极高,写瘦金书便有了美术化的倾向,常人很难达到如此境地。二是赵信的笔力始终偏弱,虽然在勾勒间他已经竭力展露锋芒,写竖的时候还是不能凝力直下。如此,便有缺少了主心骨的感觉。但有两点是不可否认的:一是瘦金书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楷书字体,二是瘦金书的名字也很漂亮,很有几分皇帝那种雍容华贵的气质。当然,如果称之为“瘦筋书”就更切合实际了。

    【北宋】宋徽宗《夏日帖》:
    宋徽宗不朽的痰金体书法作品称得上是炉火纯青的大师级佳作.迄今没有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他可称为古今第一人。

    其实除了瘦金书,赵估在大草上的成就也是出类拔萃的,尤其是在草书不振的北宋。看他写在描金云龙笺上的狂草千字文,一气呵成,笔势凌空,变幻莫测,犹如长江奔腾,一泻千里。他运笔迅疾流畅,结体奇宕潇洒,而且有其扎实的瘦金书功底,不论写到如何得意忘形,起笔收笔处都锋锐凝定,没有常见的散锋乏力之感。赵信此作,在宋朝当属顶级的草书巨制。
    在绘画上,宋徽宗是工笔画的创始人,花鸟、山水、人物兼擅。他注重写生,体物人微,以精细逼真著称于画坛。相传,他曾用生漆点画鸟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令人惊叹。

相关文章

赵壹·非草书-历代书法理论
崔瑗·草书势-历代书法理论
许慎·说文解字序-历代书法理论
蔡邕·篆势、笔论、九势-历代书法理论
钟繇·用笔法-历代书法理论
卫铄·笔阵图-历代书法理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