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头粗服 怪诞古拙—走向表现的杨维祯

2019-06-19 823 0 举报/投诉

乱头粗服 怪诞古拙—走向表现的杨维祯

    元末明初的杨维祯(12%一1370年),以“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斤、满载而归”之势,首开元未新风。他的书法字形破甜熟之习,矫莱横发,跌宕奇纵,以书载道,抒情达意。他惊世骇俗的创造宛如西方现代派艺术对传统的否定。他以“乱头粗服”的字形,矛头直指赵子昂、鲜于枢、康里子山的复古倾向,把书法的形态推向了另一个极点,给人留下的空间则几近于零。他令人觉得书法复古,似已毫无意义可言。

    【元】杨维祯《行书诗册))(局部):
    杨维核是元代诗学大家.开创了“铁崖体诗.。他好驰骋异想,运用奇辞。《四库提要》评其“大抵多出新意.不肯冽窃前人,而征引赅洽.亦颇足以自申其说.。杨维枝这种新颖的文艺思想体现在他的书法创作上则是杂和众体,用笔狂放.墨法大胆.布局参差.我行我亲,多出异想。他以行楷书见长.代表作有《行书诗册》等。

    杨维祯的书法取法于汉晋。他对索靖的章草很有领悟,而且能将章草、隶书、行书的笔意熔于一炉,并加以发挥。他的字粗看东倒西歪、杂乱无章,实际骨力雄健,汪洋态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已开后世郑板桥“乱石铺阶”的“六分半书”之先河。如果把赵孟a比作优美的代表,那他则是壮美的典范。书法的抒情性在他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张扬。
    细细品味杨维祯的作品,其用笔、结体、章法皆有极深的根基。从《明史》对他求学时的努力和其怪诞做法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想象出其学书时的用功程度:“父宏,筑楼铁崖山中,绕楼植梅百株,聚书数万卷,去其梯,稗诵读楼上者五年,因自号铁崖。’

    【元】杨维祯《草书七言绝句轴》
    杨维技的草书不拘成法.矫莱横发,清劲可客。其章法布局变化丰富,奇态百出.笔力险绝,表现出作者强烈的艺术个性。

    在杨维祯的书法作品中,《周上卿墓志铭》是目前仅见的一幅楷书作品。替别人书写墓志铭.在一船情况下态度是比较严肃、恭敬的,要求字形端庄正规、沉寂肃穆,实用的味道比较足,不太强调书写的个性化,因而容易写得平整呆板。但杨维祯的这件《周上卿墓志铭》线条清劲挺拔,极富弹性,个性不受法度的约束;运用古隶之笔意,结体质朴而古意蕴藉,森严中见活泼。主体精神突破笔墨程式束缚,时时呈现出其特有的个性来,因而增强了墓志铭的古意。
    杨维祯的章草别具一种风采。他能做到平稳中有奇险,端严中有情趣,行笔沉重,把章草的厚重感充分表现出来。在正宗的章草结字中,他往往掺杂行书的流畅,巧妙地运用行书的提按转折,甚至使用牵丝的笔调令行气得以贯通。在字的造型上,他力求古朴,极尽“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之能事。
    杨维祯的行草书恣肆古奥、狂放雄强,显示出奇诡的想象力和磅礴的气概。他的书法作品如同他的诗歌一样,讲究抒情,讲究韵律,主体精神十分突出,常常是侧锋杀笔,斩钉截铁,猛利干脆,使点线形成三角形。他的线条形态劲健刚硬,横画粗重有力而突兀,行笔果敢迅捷,出人意料,惊人心魄,骇人心目。其佳作还常有枯笔出现,枯笔缠绕而老笔纷披,并通过这种枯笔进一步强化“枯搓架险、巨石挡路”的穿插和错位的艺术效果。由此而产生的粗细、重轻、强弱对比的节奏变化,是情绪的自然流露。这又使得“志气和平而风规自远”的二王书风,在他的书法中被破坏殆尽,代之以粗头乱服、我行我素的艺术形象。高度夸张的结体,恣肆狂放的用笔,犹如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让人们在剧烈的线条冲撞、缠绕、纵横追逐中,产生对他行草书那倔强、刚直和其放浪形骸的个性的惊喜。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杨维祯章草和今草笔法的结合,犹如张旭、怀素的狂草书丰富了草书的表现力一样,是对草书表现力的拓展。由于章草的掺人,奇崛、生拙、古朴和天真烂漫就成了杨维祯草书艺术形象中的基本格调。这基本格调与他倔强的个性、深厚的学养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非常人所能企及。
    其实,杨维祯是一怪杰,然论者不以为然。我说他的怪是与生俱来的。《明史》中有云:“杨维祯,字廉夫,山阴人。母李,梦月中金钱坠怀,而生维祯。”他生来就“怪”。求学时能有几人“去其梯,稗诵读楼上者五年”?苦学方法“怪”。其为人之潇洒似魏晋士人:“酒酣以往,笔墨横飞。或戴华阳巾,披羽衣,坐船屋上,吹铁笛,作《梅花弄》。或呼侍儿歌《白雪》之辞,自倚凤琶和之。宾客皆蝙跃起舞,以为神仙中人。”他的诗名擅一时,奇诡矫杰,风靡当时,世称“铁崖体”。
而他被后人称为“文妖”。在诗歌方面,他号称元代诗坛领袖,“张雨称其古乐府出人少陵、二李间”。他的诗多以史事及神话传说为题材,好驰骋奇想,运用奇辞,“有旷世金石声”。“宋镰称其论撰,如睹商尊、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出。诗震荡凌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他的“怪”还表现在其喜欢作翻案文章。如《炮烙辞》,他为殷封王的淫威翻案。有人还评《炮烙辞》说:“此独夫可取处,古人未言。”最后,表现在他的书法上,则必然是离经叛道的“乱世”格调:他那离形变态的点画,视传统法度为儿戏、狂诞随意的结构,混沌模糊的布局,扁裸偏跋的线条,都彰示出与世难合的诡怪。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杨维祯虽怪诞,但有一点他是极聪明的,这就是“一臣不事二主”。在这东方文明中最为败坏人格的基点上,他把持得很好。杨维祯评书主张书品无异人品。庸俗社会学的人品、文品的对应论,把书品、画品直接与人品对等起来,并不那么正确。艺术是什么?艺术就是感觉,是超功利的,与道德无关。但在所谓的人品和“气节”方面,杨维祯给后人做了表率:“洪武二年,太祖召诸儒纂礼乐书,以维祯前朝老文学,遣翰林詹同奉币诣门,维祯谢日:‘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邪?’”他以一妇不嫁二夫为托词而推却。“明年,复遣有司敦促,赋《老客妇谣》一章进御,日:‘皇帝竭吾之能,不强吾所不能则可,否则有蹈海死耳。’”面对再三的征召,他坚定不移,并赢得了朱元璋的认可。“帝许之,赐安车诣胭廷,留百有一十日,所纂叙便例定,即乞骸骨。帝成其志,仍给安车还山。”这种品质得到时人的称誉:“宋镰赠之诗日:‘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宜至白衣还’,盖高之也。”“抵家卒,年七十五。”于是,善始善终而流芳百世。

相关文章

赵壹·非草书-历代书法理论
崔瑗·草书势-历代书法理论
许慎·说文解字序-历代书法理论
蔡邕·篆势、笔论、九势-历代书法理论
钟繇·用笔法-历代书法理论
卫铄·笔阵图-历代书法理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