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内擫 章法险绝—倪元璐的紧促焦渴

2019-06-19 1,193 0 举报/投诉

用笔内擫 章法险绝—倪元璐的紧促焦渴

    由于物质文明的进步,我国从明代开始,人们居住的房屋开始变高纸张生产能力提高,并且生产的纸张逐渐变大。随之而来的是书法作品式样的多样化。于是,自晚明开始,出现了大批的中堂、巨轴、挂对、条屏等式样的作品。大幅式的中堂挂对悬挂在高大的居室之内,显得特别高雅、庄重。中堂、条屏的创作,与此前的卷札类作品相比,显然在情感的表达、创作心态的变化、创作材料的更新以及创作目的、创作观念、表现手法、风格追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变。此前,卷札类的小幅作品,是供文人们在书斋中欣赏和把玩的,作品讲究的是韵味,而巨轴行草重视的则是章法构成上大气势的表现。

    【明】倪元璐行书《卜居诗轴》:
    倪元璐书画俱工。其书法厚实劲健.结体趋于扁方,呈敬侧之势.以险离正.风格奇倔刚毅.于明末自成一格。

    书法幅式以巨幅中堂立轴、挂对、屏条为主的这一变化,使得卷札类小字小幅作品的讲求韵味,慢慢地被巨轴行草重章法构成所取代。于是,逐渐形成了以巨幅行草为基本特征的、重在表现的、以抒发感情为主要目的的“浪漫主义”书风。
    应该说,晚明的“浪漫主义”书风,是由徐渭的叛逆风格、悖理狂捐的艺术手法发其端,张瑞图的率意态肆、转折直截导其流,黄道周崖岸旷达、矫健郁勃和倪元璐的爽直磊落、奇肆飘逸承其意,王铎的涨墨夸张、风卷残云和傅山的连绵奔腾、有意缠绕而壮其势。在这批巨匠、大家的推波助澜之下,终于形成了中国帖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一页,揭开了时代的新篇章。
    晚明巨子徐渭、王铎、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以其左牵右掣、纵横跌宕的横向运笔和风卷残云般的行气,以及生辣拙扑、变幻莫测、遒劲婉丽的笔墨成与大气磅礴、流畅奔放的气势,借着其特有的劲挺峻拔、钢筋铁骨般的线条,抛掷腾挪、神出鬼没的速度与力量,解决了新的书法幅式—巨幅立轴作品创作中的难题,从而大大拓展了帖学书法的表现力,实现了从帖学书法的手卷形态向大幅立轴的范型转换。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与黄道周同时代的倪元璐(1593一1644年),也是一位制作长挂巨轴的杰出书家。倪元璐的小字没有黄道周的成就高,但其大字行草却别具格调。倪元璐,上虞(今属浙江省)人,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天启进士,官至户、礼两部尚书。1644年(崇祯17年)3月19日,李自成攻陷京师,满朝文武在不知崇祯帝下落的情况下纷纷殉国—倪元璐就是其中的一个,自绕而绝。世人认为,他的壮烈行为,使得他本不怎么显赫的地位、并不高超的书画艺术一夜成名。清秦祖永《桐阴论画》称:“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清谢坤《书画所见录》称“书画乃其余事,尝与黄道周比璧书画,人争宝之,世称‘倪黄’云”。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揖》称“明人无不能行书者,倪鸿宝新理异态尤多。”
    在书法风格上,倪元璐与黄道周相近之处颇多。他们是同年进士,又在翰林院相约一起攻书。此二公志趣相投,交情深厚,经常促膝交流学问,互相取长补短,时有信札往来。故此在书法上,倪受黄的影响很大。但是,倪元璐的个人风格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倪元璐之书用笔奇特。蕴藏着锋棱之气的线条搭成左低右高的字形,成奔腾之势。在奔腾中起伏顿挫,坚定有力,沉着酣畅,内涵筋骨,外耀锋芒。他用墨奇特,喜用干墨,有时无墨也要用笔在纸上擦出痕迹,颇具飞白之妙。其墨气浓淡一任自然,干渴之笔尤见神采。康有为称倪元璐的这种用笔为“新理异态”。黄道周对其书法也有过誉之袜“如欲骨力嶙峋,筋肉辅茂,俯仰操纵,俱不由人,抹蔡(襄),掩苏(轼),望王(羲之),逾羊(欣),宜无如倪鸿宝者。”依黄道周铮铮铁骨、是非分明的为人,这不会是对同年好友有意奉氏据倪元璐存世作品看,黄道周的这番话也不是乱下的诀词。
   倪元璐的书法线条给人一种局促、紧迫之感,有人推测:晚明书家身处政局动荡的乱世,社会崩溃的预感在他们心中引起了强烈的焦虑,温、良、恭、俭、让和不激不励的书风再也无法掩饰他们内心的不安和变态。所以,倪元璐作品中紧促的结构、焦渴的笔触,似乎可以看作他心理情绪的真实写照。倪元璐的行草与徐渭、张瑞图、黄道周一样,首尾衔接,犹如一队奔马,挟风扬沙,浩荡而出。于是,他这种积郁的情绪,借助巨轴行草的章法得以尽情的渲泄。他为晚明书法图式的伟大变革,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章

赵壹·非草书-历代书法理论
崔瑗·草书势-历代书法理论
许慎·说文解字序-历代书法理论
蔡邕·篆势、笔论、九势-历代书法理论
钟繇·用笔法-历代书法理论
卫铄·笔阵图-历代书法理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