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风味 书卷气韵—碑和帖、碑学和帖学

2019-06-19 985 0 举报/投诉

金石风味 书卷气韵—碑和帖、碑学和帖学

    【南朝·宋】《刘怀民墓志》:
    《刘怀民墓志》刻于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出土于山东益都。墓志是埋在墓内的墓碑,又有“埋铭.、“塘铭.、“塘志.、“葬志.等名称.最初是用一般的叙述性语官来记载死者的姓名、籍贯、郡望、官爵、生平及生卒年月等.称为“志’。末有几句押韵的文字加以概括并表达悼念之意,叫作“铭’.合称为“墓志铭.。因此,墓志又称为墓志铭.目前所见标明为墓志铭的方形墓志,以《刘怀民墓志》为最早。

    现代汉语词汇里的碑和帖,统称为碑帖,指的就是我们用来学习书法的范本。但在古代,“碑”是碑,“帖,是帖,碑和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书学概念。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碑”,《说文解字》释为“竖石也”,即竖在地面上的石头。这种竖石在古代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置于祠庙中,用来拴即将被宰杀的用于祭祀的牛、羊等牲口用的。二是置于宫中用来观测日影的“计时器”。三是临时竖在墓穴旁,作为引绳下棺用的固定石桩。显然,这三种竖石,在最初是没有刻画文字之必要的。后来竖石上刻画了文字,并发展成固定的模式,具有了固定的功用。置于祠庙的竖石刻上字之后,就逐渐演变成一种“公文碑”或“记事碑”,置于宫中的则演变成纪念碑;至于临时竖立于墓旁的那种竖石,其后来的发展变化,无论从内容、外观还是形制以及数量上,都有目的、有规则地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坟墓文化,以致后来一提起“碑”,人们必然就和墓碑发生联系.在人们的心目中,“碑”就是墓碑了。

    【东汉】《袁安碑》拓片:
    《袁安碑》系东汉永元四年(92年)立,未署书者姓名,1929年发现于河南值师辛家村。其上篆书十行,每行原为十六宇,今每行皆缺损一字。此碑结体流美.用笔酣畅,是汉篆中的上品。

    “坟”、“墓”,在古代也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坟”就是那个葬人的土堆子。据记载,孔子以前没有那种土堆子。《礼记·檀弓上》有云:“孔子既得葬于防,日:‘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日:‘尔来何迟也?’日:‘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法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可见人死掩埋后再加一个土堆子,是从孔子开始的。在这个土堆前亚立巨大的墓碑,则是在东汉刮起的一股旋风。东汉末年在中华大地上瞬间兴起了一种“墓碑文化”。刘魏的《文心雕龙》有云:“东汉末年,碑竭云起。”自此之后,虽然历朝都有禁碑的明令,但都无济于事;且无论是在地表,还是被迫转人墓道,式样之多,令人咋舌。
    在墓碑上刻制文字,本是做个标记的普通事,但后来竟然发展成为不请大书家写碑文则视为不孝这样一个极其严肃的伦理道德问题。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本来只有文字记事功用的碑文发展成为展示名家书法作品的重要场所。于是,碑文拓片便成了学习书法者的重要标本。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帖”的现代汉语意义是书法的临摹范本,古代则是指写在丝织物上的标签。《说文》“帖,帛书署也”。自《淳化阁帖》之后,“帖”就有专指了,就是专指这种刻制的汇帖。与碑相对应,帖是专门用来学习书法的范本。
    通过上述分析,“碑”与“帖”的区别就显而易见了。首先是功用不同:碑是献给死者,或是献给祖先,后人为其歌功颂德。而刻帖则是专为学习书法或研究者提供的名家法书的复制品。第二是刻写的内容和方法不同:碑文是颂德、表功、祭奠、怀念之类的文字。刻帖则是经过挑选,择其最优秀的传世名作而上石的。所谓方法不同:刻帖是把名作完全仿真、一丝不苟地刻制,力图再现原作的本来面目。刻碑则不然,有些是认真的,有些并不认真,甚至是直接奏刀的。于是在风格上就有明显的差别。
    碑学是伴随着金石学而产生的。金石学始于宋代欧阳修,而盛于清代乾嘉年间。帖学是研究帖的刊刻、考订、真伪和评论古今法书的综合学问,始于宋代。碑学的研究,使得书法审美指向一种远古风韵的所谓金石气;帖学的兴起,使人们更加认定书法的本原,其审美趣味是带有书卷气的文人指向。

相关文章

赵壹·非草书-历代书法理论
崔瑗·草书势-历代书法理论
许慎·说文解字序-历代书法理论
蔡邕·篆势、笔论、九势-历代书法理论
钟繇·用笔法-历代书法理论
卫铄·笔阵图-历代书法理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