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瑶田从美学原理上研究技法

2019-06-19 937 0 举报/投诉

程瑶田从美学原理上研究技法

    程瑶田(1725-1814),字易田,一字易畴,号让堂,安徽歙县人。乾隆庚寅举人,官太仓学正,嘉定教谕。精于《经学》,著《通艺录》,中有《笔势小记》一卷,深受梁巘、梁同书等人的赞赏。梁同书《频罗庵论书》称“江南程易田《通艺录》笔势一条,讲得最精,前人未曾道过”。按其<小记》共分“虚运、中锋、结体、点画、顿挫”五节,讲的虽是技法,论的却是原理,具有一定的思辨力,有前人所未能道及者,如讲《虚运》:

        古之为道,虚运也。若天然,惟虚也。故日月寒著,往来代谢,行四时,生
    百物,亘古常为也。然虚之所以能运者,运以实也。是故天有南北极以为枢纽,
    击于其所不动者,而后能运。其所常动之天,日月五星,必各有其所击之本。天
    常居其所,而后能随而运之。天日运焉,以成昏旦。书之为道,亦若是则已矣。
    是故书成于笔,笔运于指,指运于腕,腕运于肘,时运于肩。肩也,时也,腕
    也,指也,皆运于右体者也。而右体则运于左体。左右体者,体之运于上者也。
    而上体则运于其下体,下体则两足也。两足著地,拇踵下钩,如屐之有齿,以刻
    于地者然。此刻于地者然。此之谓下体之实也。下体之实而后能运上体之虚。然
    上体亦有其实焉,实者,左体也。左体凝然。据几与下二相属焉。由是以三体之
    实,而运其右一体之虚,而于是右一体者,乃其至虚而至实者也。夫然后以肩运
    时、由肘而腕而指,皆各以其至实而运其至虚。虚者其形也,实者其精也。其精
    也者,三体之实所以融结于至虚之中者也。乃至指之虚者又实焉。古老传授所谓
    .d破管”也。“栩破管”矣,指实焉,虚者.唯在于笔矣。虽然,笔也而顾独丽
    于虚乎?帷其实也,故力透乎纸之背;准其虚也,故精浮乎纸之上;其妙也,如
    凭地者之绝迹;其神也,如凭虚御风无行地而已矣。

    尽管他引为论据的例子缺乏科学性,但其力求以虚实相生的道理说明运笔,却讲出了一定道理。古人虽也讲“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提出要以阴阳统一的观点,观照书法的形势结构,但真正能对书法行为做生理力学的剖析,把作书取姿、握管捉笔的方法,从原理上作出解释的,程瑶田似是第一人。
    对于人们常说的“中锋用笔”,他也有其有辩证精神的思考,他说:

        中锋者,作书之体也。其用偏锋焉而已矣。夫书之成,成于笔也;成于笔,
    其锋安得而不偏?然则中锋不在于笔乎?曰:在笔哉!锋者,笔锋也。无笔安得
    有锋?然则何谓中锋也?曰,执笔焉耳矣。

    他认为:中锋,不是笔锋之中,而是执笔之中。他把问题集中在执笔和运笔的主体来认识解决:

        执笔何以谓之中锋也?曰:执之使笔不动。及其运笔也,运之在手,而非运
    之以笔。·唯其然,故笔之钝者而可以使之锐,笔之锐者而可以使之钝。是故笔不
    动,锋中焉,及其运之以手,而使其笔一依乎吾之手而动焉。则笔之四面出其偏
    锋以成之点画,然则锋之偏者乃其锋之中者使之然。而其四面错出,依乎手之向
    背阴阳以呈其能者。乃其锋之中者使之,不得不然。故曰:用其偏锋而已矣。

    必有中之执,始有偏之运,偏锋是中锋的运动。他以运笔基本原理上将中偏锋统一起来,既防止了机械的中锋论,也防止了片面的偏锋说,比之一些单纯从点画上讲中偏锋者,视野开阔,认识全面多了。
    他将天地阴阳运动之理贯串技法运用的全过程,在论笔之顿折时,他写道:
 
        阴生于阳,阳生于阴。此天地之化,消息之道也。文字得之而为顿折焉。山
    岳之起伏、江河之澜沦、草木之莞舒、燕之娣、鸿之宾,莫非一消一息者然。未
    有舍顿折而能为其道者也。故凡六经之文,以逮于(左》、(史)、《庄》、(骚),披
    其册而读之,莫不起伏如山岳,澜沦如江河,莞舒如草木,如燕睁之降将以为险
    也,如鸿宾之南将以返北也。所谓一顿一折之道也,属文则然,其于作字也,安
    得而不然?尝试论之:“侧,、“努”、“掠”、“啄”,点画之属于阴者,
    而必始乎阳;阳顿而阴折也;“勒”、“超”、“策”、“碟”,点画之属
    乎阳者也,而必始于阴,阴顿而阳折也……

    如上所云云者,盖一以贯之无二致焉。
    程瑶田将书法点画的几种基本笔法作了剖析,发现笔之顿折,恰合天地阴阳统一、万物互相依存之理。山川如此呈形,草木如此生长,万事万物所以存在运动,“莫非一消一息者然”。为文如此,运笔作字亦如此。这是万物存在运动给人进行精神产品创造的暗示,也是人对生命运动、心理节律的自我意识。     当初,为文写字,古人非自觉却实际这样做了。以后,人们从理性上总结它,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它,并为书家所公认,这就成了法度。他把法度看做是天地自然之道领悟后的自觉运用。这思想颇有冯班所称的“意就是法”的味道。可见这种认识也是互相影响,具有时代的共同性。法度的运用,不在合乎古人,而在合乎天地自然之理。这既使法度的认识抓住了根本,也把法度的运用讲活了。程瑶田自觉将书法的技法提到哲学、美学的高度来认识,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书法的技法美学。

 

 
 

相关文章

赵壹·非草书-历代书法理论
崔瑗·草书势-历代书法理论
许慎·说文解字序-历代书法理论
蔡邕·篆势、笔论、九势-历代书法理论
钟繇·用笔法-历代书法理论
卫铄·笔阵图-历代书法理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