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2019-06-19 903 0 举报/投诉

 书法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具有深刻的学术性。许多学习者因学不得法半途而废或终无大成。然而学习者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

一、忌不守法度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其相应的规矩、可循的法则,从艺者最初总要经过一个循规蹈矩的过程,方可得其门而入。古时学艺无学堂,多是承继家传或拜师求教。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书法的初学者没有例外地要从临摹古人碑帖开始,这几乎是几千年不变的不二法门。唐人张怀瓘说:“是故学则有法,成则无体,欲探其奥,先识其门。有知门不知其奥,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

二、忌盲目择帖

既要临古,就得选帖,这是学书者之首务。走进书店,巨典薄帖应有尽有,百家千体目不暇接,这真是令过来人艳羡的当今学书者的大福大幸。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在浩瀚的碑山帖海中,选择何种碑帖更适合自己?大多数初学者自然是依照教材所圈定的范围、设置的课程,入规应矩,循序渐进。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但是仍能发现种种盲目择帖的情况。真草隶篆,囫囵吞枣。大家在初学书劲头很足,恨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虽精神可嘉,但方法不对,效果也好不了。我们知道,不同书体有不同的笔法和字法都是迥然不同的。书体与书体是有差异的。初学者一开始就今日作篆,明日作隶,早晨写楷,夜晚写草,不让篆之横平竖直、隶之蚕头雁尾、楷之一波三折、草之牵丝连带搞得头昏眼花、稀里糊涂才怪呢。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有的初学者倒是没有贪多求全,而是专攻一二体;可是,又犯了同临风格各异的一体多帖的错误。譬如临唐楷,一边临着欧阳询的《九成宫》,一边又临着颜真卿的《勤礼碑》,弄得欧中出颜,颜里含欧;非欧非颜,张冠李戴,很不是滋味。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欧、颜楷书相较:欧字相背内擫,内紧外松;颜字相向外拓,内松外紧;欧字平正窄长,欹侧有致,颜字正方右翘,以拙出奇;欧字匀称稳健,粗细相当;颜字顿挫分明,横细竖粗;欧字方起圆结,隶意犹存;颜字易方为圆,篆意可见… …反差如此之大,同时临习,笔法混淆、结法紊乱就在所难免了。李瑞清说:“书学分帖学、碑学两大派,......帖学为南派,碑学为北派。何谓帖学?简札之类是也。何谓碑学?摩崖碑铭是也。”

三、忌拘泥呆板

初学书法,肯定要进行相当一段时间凭文按本的临摹,且这种临摹必须规行矩步,不掺己意才好。然而,合规应矩不等于拘泥呆板;如果初学者一开始就养成了拘泥于规模的习性,写字如土塑木雕,板定固窒,则对将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既要入规应矩,又不能拘泥呆板,这是一对矛盾。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怎样处理呢?第一,不要依赖格子写字。近年还有人研制出带格的“水写纸”,以毛笔蘸清水在纸上写字,湿着清晰可见,干了字又褪去。如此反复使用,既不浪费纸,又省了墨水。应该说,这都是些好办法,帮了许多学书者的忙;不过,这些办法对于那些写字尚无结构意识和行列排布能力的孩童是必要的,可以起到一种诱导和强化的作用。

对于成人,则显得多余,甚至有害。客观上的确规范了字形,约束了行列,临写得像了,卷面也整洁;但经年累月,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对格子的依赖性和整齐划一的布局习惯,削弱了视察力、应变力和大局观,抑制了灵气与才情。一旦离开格子,就不知所措,下笔踌躇。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第二,忠实于原作。在初学阶段,为了强化笔法,加深记忆,攻克某个不易掌握的点画和某个难以处置的范字,采取集中时间重复临写某画某字的方法,是必要的,是有效的。大书家米芾也称“一日不书,便觉思涩”。可见笔墨技巧是个硬功夫,来不得半点虚伪的。

四、忌朝秦暮楚

初学者极易出现下述三种情况:对自己学书的发展前景存着疑问,举棋不定,犹犹豫豫;对自己的学习成效存着疑问,写写停停,断断续续;对所临碑帖是否适合自己存着疑问,见异思迁,换来换去。无论哪一种情况,皆因缺少“三心”,即决心、信心和恒心。这“三心”缺一不可,缺一则一事无成。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首先要解决决心问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你既然已经开了头,过了一个难关,何不趁势拿出“落子无悔大丈夫”的气概,抱着“剑已出鞘,唯有战斗”的果敢,朝着你设定的目标走去?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其次要解决信心问题。有人说:“自信是承受大任的第一要件。”可见信心是何等的重要。书法初学者要想树立起信心,不妨从一件细小的事情做起:将自己临写的字,按临写的前后顺序编上号,积攒保存下来。过一段时间,拿出来进行比较,你就会发现,第一张与第五十张之间,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再过一段时间,你甚至会觉得第一张与第二百张,简直不是一人所为。那时,你喜出望外之后,还会有几分惊讶,遂信心激增,踌躇满志。可惜有的容易急躁,往往拿今天与昨天比。相近的两件临字,变化微不足辨,不可能产生飞跃。看不到进展,于是丧失信心。如果你有了信心,再加上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平常心,或许哪一天,不知不觉地你就成功了。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第三要解决恒心问题。心里想、嘴上说,都容易,实实在在做起来,且一直做到底则很难。然而,难与易是相对的。临帖习字,再难也难不到赴汤蹈火、流血牺牲的程度。古人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都是无数成功者的经验之谈。这就好比两人同时临帖,一个临着临着觉无起色,不断换帖。另一个认准一帖,久临不辍。三五年后,浅尝辄止的前者一事无成,一帖也写不像,仍然是个初学者;而持之以恒的后者则成了一事,将那个帖临得烂熟,俨然一名高手。所以,初学者千万不要做“瓜里挑瓜,挑得眼花”的傻事。其实,决心、信心和恒心,都不是孤立的,要合在一起,存乎一心才生效。

五、忌学不致用

基础差不要紧,就像一张白纸,上面没有脏乱的痕迹,反倒是一个优势,只要方法得当,假以时日,最新最美的文字和图画就能出现。

临字有板有眼,习作也挥洒自如,但学不致用,学有何用?那一笔写得颇为顺手的“自由体”,越写越熟练,越熟练越自鸣得意,但越熟练离法度越远,最终只会落得个孤芳自赏的地步。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野路派”书法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也是能否学好书法的前提。临摹的目的是什么?按古人的话说,“一遍正其手脚”,首先要把组成汉字的各种点画的基本写法练好;“二遍须学形势”,学会将点画结构成端丽的字态;“三遍须令似本”,要临写得与范本相似;“四遍加以遒润”,形似之后还须追求点画线条的劲健、丰润和精美;“五遍每加抽拔,使不生涩”,最终达到提按顿挫、转折振战的灵动自如。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所以,初学者须有摹以为学的正确态度,忍痛割爱,舍得将多年的写字习惯忘掉,忘得越干净越好。实际上,你丢掉的只是不规范的用笔结字的习气,而对笔墨的操纵能力还在,仍比初与笔墨打交道的人有优势,损失了什么?

六、忌好异尚奇

为何又要“忌好异尚奇”呢?这里有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对象有不同要求的问题。书法初学者,连书法创作的基本技能都不具备,更谈不上知识积累、艺术修养、感知生活的超强能力和创作实践的丰富经验等等。在与“凡夫俗子”无异的情形下,一定要做出然越俗的举动来,往往会弄巧成拙。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野路派”书法

有的初学者大概觉得秦篆、汉隶、魏碑、“二王”、唐楷这些被千秋百代学书人奉为圭臬的东西过于普及,司空见惯、为世人尽知,一窝蜂去临它学它没有出路,没有意思,也不过瘾;于是就在古人那里挑些奇的怪的,或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东西去模仿。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比如那个隶不隶、篆不篆、楷不楷的《爨宝子碑》;那个隶也有、篆也有、楷也有的郑板桥行草;那个不像毛笔写的,倒像刷子刷的,将横画摞起来如柴火堆儿似的金农“漆书”;那些根本不受什么逆入、藏锋一类笔法约束管制,连中锋行笔也无需讲究,动不动还可以无所顾忌地划拉出一条黄鼠狼尾巴似的比一个字甚至一行字还长得多的粗墨道来的竹木简书;那些古时民间无名氏的墓志碑铭、砖文瓦字… …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这些东西好还是不好?依我看,不仅好,而且精彩绝伦。但是,精彩绝伦也不能学!尤其是初学者,欣赏欣赏可以,如何借鉴那也是后话,现在是万万临摹不得的“爨宝子”上接汉古,下开唐法;郑板桥融汇四体,自创新格;金农心精研汉隶,独树一帜;竹木简前承秦篆,后启汉隶… …没有哪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七、忌重墨轻文

对初学者来说,这个题目看似提出得有些早,也有点大,其实不然。在刻苦临帖练功的同时,“文”的问题也应高度重视,文墨必须并重。重墨轻文的后果是什么?一是草法不当。二是繁简并用。三是错字别字。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写错别字比繁简并用问题更严重。作品出现错别字,便是废纸。归纳起来,写错别字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对一些有繁体、异体的多义字的误用。举几个常见的例子:茶几的“几”写成几何的“携”;皇后的“后”写成后代的“俊”;搅和的“和”写成温和的“酥”;作品的文化品位和书家的诗文功夫,是需要毕生穷修的。

八、忌急功近利

书法比之工作,如同休闲,比之娱乐,又是一门学问;繁忙中得休闲,娱乐中长学问,实在是一个好处多、益处大的行当。较之其他艺术门类,书法创作的工具简单,素材简单,过程简单,最易上手,是独一无二的人人可为的大众性艺术。曾几何时,某些媒体纷纷推出书法神童、翰墨奇才、工人书法家、农民书法家和士兵书法家;频频报道某某写下世界最大的大字,最长的长卷,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屡屡宣传左手书、双管书、多管书、胡须书、脚书、沙书、反书、倒书和边唱边书是如何如何地了得。书法在许多人眼里,就成了一个什么人都玩得,怎么玩都可以的玩艺儿,于是就跃跃欲试。你三五岁的幼儿会写几个毛笔字就成了“神童”,刚当几天兵的毛头小伙子能成为“书法家”,我几十岁还写不过你么?你抄一部《三国演义》就破了长卷的记录,我再多花点时间把《水浒传》抄出来,不比你长得多?… …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于是,学书者就越来越多,趋之若骛。学了一阵子似乎觉得并无想像中那么简单热闹,就心浮气躁,就耐不住寂寞,就想方设法去施展“字外功”。有的不再挥汗呵冻穷研苦练了,而是率尔酬应,薄利多销,总想着善笔得富的好事。有的缺乏自知之明,高自标许,热衷于一本一本接着出集子,一个一个接着办展览,一篇一篇托人作文章,扬名心切。有的见展厅里大字巨幅抢眼夺目,就往大里写;见小字书札讨人喜欢,遂往小里写;见残纸散简古拙奇特,又往拙里写,随波逐浪,见风使舵…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抱着这样的学书目的和态度,到头来,或许唬住了一些外行,弄到几个小钱;或许钻着了一个空子,挤进书法协会;或许找到了几笔赞助,搞出一点“名堂”,但充其量枉得一时虚名廉誉,昙花一现,作品却终因工亏翰墨,透着一股子市井尘俗气,毫无价值。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书法家”的头衔,不像博士、教授那样有国家学术权威机构严格评定,郑重授予,不过是对写字人的一个尊称甚至一个泛称罢了。右手有残疾,用左手写,双手有残疾,用脚写,这种酷爱书法,自强不息的精神可敬可佩,理应得到人们的嘉许。但拥有健全的一双手,偏要用身体的别的什么部位去写,不说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至少也是扬短避长、舍近求远的愚蠢自虐行为。

克服这八点,你的书法会有质变!

 

至于采用何种工具、材料和方式,写多大多长,如何表演,那是人家的自由。有人爱看,也算是有它生存的土壤,有它的社会效应。书法,没有至少数十年的潜心求索,怕是门也摸不着的,除非天资特富,悟性奇高。这样说来,学书者也大可不必望而却步。清人周星莲说:“字学,以用敬为第一义。凡遇笔砚,辄起矜庄,则精神自然振作,落笔便有主宰,何患书道不成。”只要我们对书法真心喜爱,不是藉以图名图利,那么,研习的过程越长,从中得到的快乐就越多,修养就越有效。

相关文章

转笔与折笔的交替使用练习方法
曲线形状的控制
落笔方向的控制练习方法
转笔与折笔的融合练习方法
平行线段对字结构的影响
书法提按练习方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