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

赵壹·非草书-历代书法理论

赵壹·非草书 余郡士有梁孔达、姜孟颖者,皆当世之彦哲也,然慕张生之草书过于希孔、颜焉。孔达写书以示孟颖,皆口诵其文,手楷其篇,无怠倦焉。于是后学之徒竞慕二贤,守令作篇,人撰一卷,以…

崔瑗·草书势-历代书法理论

崔瑗·草书势 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爰暨末叶、典籍弥繁;时之多僻,政之多权。官事荒芜,勦其墨翰;惟多佐隶,旧字是删。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

许慎·说文解字序-历代书法理论

许慎·说文解字序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

蔡邕·篆势、笔论、九势-历代书法理论

蔡邕·篆势、笔论、九势 篆势   字画之始,因于鸟迹,仓颉循圣,作则制文。体有六篆,要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纡体效尾,长翅短身。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緼。扬波振激,鹰跱…

钟繇·用笔法-历代书法理论

钟繇·用笔法 魏钟繇少时,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还与太祖、邯郸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议用笔法。繇忽见蔡伯喈笔法于韦诞坐上,自捶胸三日,其胸尽青,因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乃活…

卫铄·笔阵图-历代书法理论

卫铄·笔阵图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所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暗于理者多。近代以来…

卫恒·四体书势-历代书法理论

卫恒·四体书势   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

王羲之·自论书-历代书法理论

王羲之·自论书 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谢之。后达解者,知其评之不虚。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历代书法理论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著笔者调和也,顿角者…

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历代书法理论

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 天台紫真谓予曰“子虽至矣,而未善也。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刀圆则润,势疾则涩…

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历代书法理论

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  臣僧虔启:昨奉敕,须古来能书人名。臣所知局狭,不辨广悉,辄条疏上呈羊欣所撰录一卷,寻索未得,续更呈闻。谨启。   秦丞相李斯,秦中车府令赵高,右二人善大篆。…

索靖·草书状-历代书法理论

索靖·草书状   圣皇御世,随时之宜,仓颉既生,书契是为。   科斗鸟篆,类物象形,睿哲变通,意巧滋生。   损之隶草,以崇简易,百官毕修,事业并丽。   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

成公绥·隶书体-历代书法理论

成公绥·隶书体   皇颉作文,因物构思;观彼鸟迹,遂成文字。灿矣成章,阅之后嗣,存在道德,纪纲万事。俗所传述,实由书纪;时变巧易,古今各异。虫篆既繁,草藁近伪;适之中庸,莫尚于隶。…

王僧虔·笔意赞-历代书法理论

王僧虔·笔意赞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乃为《笔意赞》曰: 剡纸易…

王僧虔·论书-历代书法理论

王僧虔·论书 宋文帝书,自谓不减王子敬。时议者云:“天然胜羊欣,功夫不及欣。   王平南(轶),是右军叔。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轶)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   亡曾祖领…

加载更多